拿起数本看不进去,是因为你没理解以下3点


一,读书的心情,既不同于玩古董,也不同于看电影。玩古董,便首先求其古;看电影,便首先求其新。

仅在古与新上去作计较,这只是出于消遣的心情,若读书不是为了消遣而是为了研究,则研究是以问题为中心,不论是观念上的问题,或是事实上的问题。问题有古的,有新的,也有由古到新的,问题的本身便是一种有机性的结构。

研究者通过书本子以钻进问题中去以后,只知道随着其有机性的演进而演进,在什么地方安放得上古与新的争论、计较?
 

二,“读书应顺着各人的兴趣去发展”的原则,我认为不应当应用到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上面。

一个人的兴趣,不仅须要培养,并且须要发现。人从生下来知道玩玩具的时候起,因生活接触面的扩大,每个人的兴趣,实际是在不断地变更修正。就求知识的兴趣来说,大学各院系的必修课程,正是让学生发现自己真兴趣的资具。

假定一走进大学的门,便存心认为哪一门功课是合于我的兴趣,哪一门却是不合的,这便好像乡下人只坐过板凳,就认定自己坐的兴趣只是板凳一样。就我年来的观察所得,觉得真正用功的大学生,到了四年级,才能渐渐发现自己真正兴趣之所在。

凡在功课上,过早限定了自己兴趣的学生,不是局量狭小,便是心气粗浮,当然会影响到将来的成就、何况各种专门知识,常须在许多相关的知识中,才能确定其地位与方向,并保持其发展上的平衡。

所以认真读书的大学生,对大学的必修课程,都应认真地学习;并且课外阅读,也应当以各课程为基点而辐射出去。对于重要的,多辐射出一点;其次的,少辐射或只守住基点。随意翻阅,那是为了消磨时间,不算得读书。
 

三,一说到读书,便会想到读书的方法;不错,方法决定一切,但我得提醒大家,好的方法,只能保证不浪费工力,并不能代替工力。

并且任何人所提出的读书方法,和科学实验室中的操作于续,性格并不完全相同,因受各人气质、环境的影响,再好的方法,也只能给人以一种启示。

并非照本宣科,便能得到同样的效果,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在自己读书的探索中反省出来的。

师友乃至其他的帮助,只有在自己的探索工作陷于迷惘、歧途时,才有其意义。希望用方法来代替工力的人,实际是自己欺骗自己。


北京甲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金2103万。公司致力于图书供应链的整合,我们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对图书流通的各个环节进行信息化改造,并在图书流通领域引入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从而提高图书流通效率, 减少流通成本、降低流通出错率。主要业务包括图书批发、零售、团购以及图书阅读等。

图书是知识和科技的传承的最主要载体,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坚持为弘扬中国文化事业做出贡献,“让图书更高效流通,帮助国人多读书读好书”是甲虎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