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先生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他曾把二十四史通读数遍,同时参考其他史书以及经、子、集部文献,将辑录的史料加以排比考订、综合分析,一生所写札记总数达100多万字,是史学界公认旧籍读得最多的 一位学者。他特别推崇顾炎武的《日知录》、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赵翼的《廿二史札记》等著作。
二、内容全面广泛:
1,涵盖朝代完整:从远古到清朝覆灭,完整呈现了中国各个朝代的发展历程,包括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等,让你对中国历史上所有朝代有系统且连贯的了解。
2,涉及领域多元:不仅讲述政治史,还广泛涉及社会经济制度、文化学术、民族关系等诸多方面。如书中对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等都有深入探讨,全方位展现古代社会的风貌。
三、作者史学造诣高:
吕思勉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他国学基础深厚,治史严谨,是史学界公认的史籍阅读最多的学者之一,曾通读数遍二十四史,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等诸多领域都有卓越贡献。其丰富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确保了书中内容的准确性和深度。
四、写作风格独特:
1,语言通俗易懂:采用白话文写作,文字简洁流畅、浅白易懂,降低了阅读门槛,即使没有深厚历史基础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能让更多人领略中国历史的魅力。
2,叙事条理清晰:以时间为主线,条理清晰地叙述各朝代的兴衰演变,同时在讲解每个朝代时,又对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进行详细阐述,使读者能清晰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和关键节点。
3,观点客观公正:不盲目推崇或贬低某一朝代、人物或事件,而是基于史实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引导读者自己思考和判断,培养独立的历史思维。
五、教育意义重大:
有助于读者建立对中国历史的整体认知,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承,汲取古人的智慧和经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无论是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还是成年人拓展知识面、培养人文素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六、精彩故事:
秦并六国: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国力日益强盛。秦国几代君主积极进取,不断扩张领土。到秦始皇嬴政时,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出色的战略谋划,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诸侯割据纷争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例如,在攻打赵国时,秦国使用离间计,让赵王换下了名将廉颇,改用赵括为将,最终在长平之战中大败赵国,为统一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