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甲虎图书批发网小编发现,实体书店受到很大冲击,从2012年至2014年,书店惨烈的倒闭潮让出版人着实捏了把汗。但书店作为重要的文化消费场所的本质定位不会动摇。
为鼓励实体书店创新发展,2016年11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随后,全国大部分省市陆续出台了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方面鼓励书店转型升级。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又在拉动文旅消费、推动文旅消费升级中3次强调要加强书店建设,让书店成为促进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
中国旅游出版社下属的中国旅游书店也比以往更受业界关注。很多景区也陆续找到我们,希望将中国旅游书店的分店开到景区,我们也尝试洽谈了一些项目。我们的目标之一,是希望书店在服务游客的同时,能够与出版无缝对接,实现有效售卖、数字化和按需出版。
实体书店走进乡村、景区,不仅是这些地区文化提质的需要,也是文旅融合纵深推进和“全民阅读”打造复合式阅读空间的需要,是实体书店转型和渠道下沉的必然选择,但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一些乡村、景区书店陷入经营困境,大家积极尝试由线下向线上转移,努力提高变现能力,寻找转型的突破口。比如一些书店通过直播带货、公众号名家推荐好书等壮大、活跃读者群;通过预售、促销等模式,多元化拓展图书、文创产品的销售渠道;有的书店则从情怀入手,如云南新华书店的“云上乡愁书院”主打“乡愁”概念;陕西留坝书房采取“书店+民宿”模式,浙江桐庐的言几又乡村胶囊书店融合胶囊旅馆、创意书房等,进一步拓展了书店的多元化空间。
书店走进乡村、景区,是书店经营者对实体书店的新型探索。但目前的书店体量相对较小、营销模式单一,自我造血能力有待加强。并且,与传统书店相比,坐落在乡村、景区里的书店其非营利性及公益属性更明显,参与乡村建设、提升景区文化品位等成为首要功能。
这些书店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我们认为要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要从产品思维向用户思维转变;
二是从书店向文化旅游空间转变;
三是从单一模式向多业态、多元化经营模式转变;
四是从售书向售体验与交互转变。
这些特殊区域的书店,不仅要打造书店的人文品牌,还要体现当地人的精神品格和思想品质。
总之,书店渠道下沉,是个十分值得关注的现象,也是行业释放的明确的前进信号,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乡村、景区、店主、读者群等多方力量参与,才能使这些书店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书店寄语
点亮乡村文明聚合的一把“薪火”
讲述人:毛继鸿(方所书店创始人)
日本“长效设计”倡导者长冈贤明曾经说过:“城市里的东西是可以从零开始建造出来的,但是乡村的风貌却是我们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凭空做出的。因为那里有着时间的积淀,需要地形、气候和风土人情共同造就。”
是的,当我第一次来到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的大南坡村,就被这处中原小村庄深深吸引。它有着完整的乡村空间结构和记忆,老村建筑风格多样,取材于泥砖、石材、青砖、红砖、水泥,坐落于树林与麦田间,整个村庄具有完整的传统村落格局和自然美感。
乡村是土地上生长起来的记忆,有土地的未来,有土地的过去,是文明聚合的薪火,生生不息。
我们的刻板印象中,乡村被形容为“偏僻”“单调”……但方所想让它发生质的改变。在一个朴素而原生态的中原乡村喝一杯美式咖啡,逛“五条人士多店”,打卡高端艺术展览,同时听李带菓和老丹的先锋音乐和当代村民剧团的豫剧……这些都在成为现实。
大家觉得乡村和城市文明似乎是矛盾的。但就像我们身处现代社会、面临AI等互联网新技术冲击,本身就在不断挑战自己的兼容性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乡村的兼容度会超出人们的想象。或许在下一个时代,乡村完全可以取代城市,成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新引擎。
而不断适应新的时代,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场景,也是我自己生活的写照。
让阅读回归生活
讲述人:徐娥(武汉时见鹿书店东湖店店长)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写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这是时见鹿书店内涵的由来,我们在武汉的首家“森林治愈系”书店——东湖书店,完美地体现了这种内涵。
东湖店坐落在马鞍山森林公园湖、东湖风景区的边缘,紧挨着华中科技大学等8所高校,我初来这里不禁感叹:这真是自然和文脉的完美融合和蓄力之处。于是,我们打造了三栋依山傍水的半围合的中式庭院,为的是让人们“一边看山、一边看水”,在大自然中沉浸于人文。
大家都知道,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在过去一年多的动荡时刻,微小的书卷蕴藏的惊人能量,让即使身处方舱医院病床之上的人也能在惶恐中找到沉静的力量。星布武汉的书店陪伴着市民读者走出精神孤岛、积极自救、向阳而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书店作为城市精神高地的分量和责任感。
时见鹿是一家充满了跨界精神的书店,我觉得它不是卖书的,它是一位现代文化生活的服务商。我们的书店穿行于商区、景区和社区中,我们做的活动包括艺术展览、鹿见学院、时见鹿优品、文化会展,我们的书店空间集图书、文创、少儿、咖啡、禅茶、轻食、民宿、讲座、展览于一体,就是一个个复合式的美学生活空间。
就像我们希望的那样,诗和远方只有贴近人们的生活才有生命力,我们希望最终能让阅读回归自然、回归生活。
培育出一片会呼吸的文化森林
讲述人:张薇薇(美·书馆负责人)
春日的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伴随着柚子花的芬芳,我们刚在湿地公园结束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会。像这样的文化活动,开放2年来,我们已经举办了超过200场,覆盖了文化、艺术、科普、生活、党建等方面,接待了超过45万的读者。
我们书馆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全民共建的经营模式。承担阅览室运营的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团队,他们知道跨界经营,知道和年轻人交谈,大到书馆布局设计细到书籍采购,都充分考虑了读者的需求;他们也懂得发挥粉丝文化的影响力,让美·书馆拥有了一批忠实的粉丝。
游客不仅能在景区的秀色美景和书香氤氲中放松身心,还能凭身份证免费借书,许多游客慕名而来,让这里成了大自然中的“网红”文化打卡地。
除了政府支持,全民阅读、文化活动普及带来的良好影响,我们的“文化志愿者行动”真正让我们有缘与图书文化的一代举步同行。“一日馆长制”邀请资深读者参与书馆的日常管理,一些身怀绝技的读者可以在这里分享自己的特色公益课,一共有几千名志愿者参与我们的公益实践,帮扶不方便人士行动,参与养护景区花草植被,捡起景区里的垃圾……
我们希望以书馆为载体,能培育出一片会呼吸的文化森林,给景区和整座城市带去真正深入人心的文化精神。
甲虎图书批发网新到红色书籍,党政类图书,了解更多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书单,党政类书籍,请登录
甲虎网,咨询在线客服,领取网红书店解决方案,图书批发咨询热线400-888-4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