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浅入深、多层次多角度地评价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状况。与往年相比,ECCI 2014最大的亮点是对协调程度的认识和评价,从相对经济发展的协调改为总体协调,第一次实现了对社会与自然真实协调的评价;同时新增和改进了部分三级指标,对部分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权重也作了必要的调整。
Ⅰ 第一部分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总报告
一 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新长征的新起点
二 各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与分析
三 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Ⅱ 第二部分 ECCI的理论与分析
1 第一章 ECCI 2014设计与算法
一 ECCI 2014设计
二 ECCI 2014算法及分析方法
2 第二章 国际比较
一 ECCI 2014国际版
二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三 国际比较对中国的启示
3 第三章 生态文明建设类型
一 类型分析方法
二 2012年六大类型
Ⅰ 第一部分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总报告
一 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新长征的新起点
二 各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与分析
三 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Ⅱ 第二部分 ECCI的理论与分析
1 第一章 ECCI 2014设计与算法
一 ECCI 2014设计
二 ECCI 2014算法及分析方法
2 第二章 国际比较
一 ECCI 2014国际版
二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三 国际比较对中国的启示
3 第三章 生态文明建设类型
一 类型分析方法
二 2012年六大类型
三 类型变动分析
四 基本结论
4 第四章 相关性分析
一 各二级指标与ECI相关性分析
二 二级指标相关性分析
三 三级指标相关性分析
四 相关性分析结论
五 政策建议
5 第五章 年度进步指数
一 全国整体生态文明建设进步指数
二 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进步指数
三 进步指数分析结论
Ⅲ 第三部分 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分析
6 第六章 北京
一 北京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二 分析与展望
7 第七章 天津
一 天津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二 分析与展望
8 第八章 河北
一 河北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二 分析与展望
9 第九章 山西
一 山西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二 分析与展望
10 第十章 内蒙古
一 内蒙古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二 分析与展望
11 第十一章 辽宁
一 辽宁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二 分析与展望
12 第十二章 吉林
一 吉林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二 分析与展望
13 第十三章 黑龙江
一 黑龙江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二 分析与展望
14 第十四章 上海
一 上海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二 分析与展望
15 第十五章 江苏
一 江苏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二 分析与展望
16 第十六章 浙江
一 浙江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二 分析与展望
17 第十七章 安徽
一 安徽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二 分析与展望
18 第十八章 福建
一 福建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二 分析与展望
19 第十九章 江西
一 江西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二 分析与展望
20 第二十章 山东
一 山东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二 分析与展望
21 第二十一章 河南
一 河南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二 分析与展
严耕,男,1958年出生于江苏徐州。先后获得哲学学士、哲学硕士和管理学博士学位,专长科技哲学、环境哲学和网络伦理,现任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教授和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中国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等学术职务。
吴明红,男,博士,硕士生导师,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团队核心成员,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
林震,男,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科负责人、学术带头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环境科学与林业学院访问学者。
樊阳程,女,博士,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团队核心成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杨智辉,男,博士,硕士生导师。北京市英才计划入选者,《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等期刊审稿人。
田浩,男,博士,硕士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金灿灿,男,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个性、社会性发展,主要研究兴趣为青少年和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问题以及心理统计方法。
杨志华,男,博士,硕士生导师,美国过程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兼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