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穿透我思:对科耶夫欲望理论的存在论研究(创新工程)
收藏
评价
穿透我思:对科耶夫欲望理论的存在论研究(创新工程)
商品编号:1960860
ISBN:9787516141465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崔唯航 著
出版日期:2014-04-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B565.59
页数:231
册数:1
大约重量:450(g)
购买数量:
-
+
库存:100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23.85 (5.3折)
原价:¥45.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穿透“我思”:对科耶夫欲望理论的存在论研究》从存在论视角对科耶夫哲学,特别是其欲望理论予以探析。这一探析一方面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另一方面着眼于哲学史的问题域线索。
意识内在性问题构成了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域。“我思”是这一问题域的理论前提和出发点。科耶夫认为,“我思”本身需要一个前提,即“我”的存在。“我”不仅是“向内”的意识,而且是“向外”的欲望。以向外的欲望穿透由向内的“我思”所构筑的意识内在性的迷雾,构成了科耶夫欲望理论的核心环节。
引言 科耶夫是谁
一 出生
二 工作
三 死亡

第一章 科耶夫哲学的历史境遇
第一节 当代法国的历史与哲学
第二节 黑格尔在法国的传播

第二章 科耶夫哲学的现象学背景
第一节 精神现象学的经验基础
第二节 胡塞尔与黑格尔的现象学差异

第三章 科耶夫哲学的思想谱系
第一节 海德格尔的思想主题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思想方式
第三节 存在之思的伦理境遇
第四节 科耶夫对思想资源的理论整合

第四章 科耶夫哲学的问题意识
第一节 非实存(In-Exsitant)
第二节 二元论

第五章 科耶夫哲学的理论拱顶石
第一节 二元论的辩证法
第二节 时问性概念

第六章 科耶夫欲望理论的历史构成和生存论结构
第一节 历史性与历史观
第二节 欲望的历史构成
第三节 欲望的生存论结构

第七章 科耶夫欲望理论的历史意义和哲学价值
第一节 海德格尔:此在之“出离”
第二节 黑格尔:自我非我
第三节 科耶夫:欲望穿透“我思”

结语 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的科耶夫哲学
附录1 劳动的形而上学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劳动问题为轴心的科耶夫与马克思的比较性研究
附录2 意识的内在性问题与历史之思——论科耶夫与马克思对意识哲学的批判及其路径差异

参考文献
后记
崔唯航,1974年出生,200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室主任。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