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和文学的对话(都市田园野生)》是由2003年3月文学环境研究会于琉球大学召开的国际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及报告组成,大致分为四个方面:首先,把自然环境理解为都市自然、田园以及原生自然,尝试对自然环境进行综合性的理解。其次,以国际视野探讨自然环境,特别是东亚的自然观;并尝试比较文化论的研究方法。再次,从文学的角度讨论了日本环境教育的存在方式。最后研讨了文学对青少年的环境教育中所起的作用。
《自然和文学的对话(都市田园野生)》由山里胜己、高田贤一、野田研一、高桥勤、斯科特·斯洛维克编著。
序言I基调演讲生态学、文学和世界新的无序性Ⅱ自然——都市·田园·野生环境文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探索自然文学的内宇宙——梭罗、巴拉德、日野启三现代环境文学中的视觉修辞——讲述内华达的两本书汗水·纠缠·腐烂——美国南部文学中的感觉生态从领地到地点——《瓦尔登湖》和《无界之地的故事》荒野·荒原·西部——从西部体验看马克·吐温的主体形成文学和环境的写实主义——莱斯利·马蒙·西尔科的故事和照片Ⅲ亚洲的自然和文学亚洲对话的继续对东亚自然和文学的思考——在冲绳的发言生活者的异文化交流之旅——自然界的生命永存空旷的领地南岛中的自然物——被岛尾敏雄的作品所触动台湾的自然派作家——在传统和生态学的夹缝中风景和身份——越南裔美国文学的“故乡”Ⅳ从环境中学习什么在冲绳的思考“自然是什么”——札幌一北京一东京经验的灭绝——向都市自然学习从环境中能学到什么——避难所再思考美国儿童文学和自然——从环境教育的视点看试论冲绳环境文学——“环境”、“正义”和“讲述”执笔者介绍作者简介
山里胜己,加利福尼亚大学英文系博士。琉球大学美国文学与文化教授,日本文学·环境学会(AsLE)前任主席,日本美国文学协会主席,第五届琉球新报短篇小说奖获得者。著有《地域的诗学:阅读加里·斯奈德》(溪谷社,2006),译作有加里·斯奈德的《山水无尽头》(思潮社,2002)。
高田贤一,青山学院大学教授。著有《美国文学中的孩子们》(密涅瓦书房,2004),译作有加里·斯奈德的《英美儿童文学的宇宙》(合译,密涅瓦书房,2002)等。
野田研一,立教大学教授。日本自然文学研究第一人。著有《表象与现存——现代自然文学方法的怀疑》(松柏社,2006)、《感受自然的心灵》(筑摩书房,2007)等。
刘曼,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副教授、硕士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日语语言学专业,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语言学博士在读。砾究领域涉及日语语言学、中日对比语言学、翻译教学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