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波科学与超光速物理
收藏
评价
波科学与超光速物理
商品编号:1895008
ISBN:9787118094077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作者: 黄志洵作
出版日期:2014-05-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TN201-53
页数:437
册数:1
大约重量:1500(g)
购买数量:
-
+
库存:1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87.45 (5.5折)
原价:¥159.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黄志洵编著的《波科学与超光速物理(精)》是关于波科学和超光速物理方面的科学论文合集,共有25篇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波科学基础理论”有6篇文章,论述金属电磁学、消失场能量关系、波粒二象性、虚光子、负能量,以及物理学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它们是对与波科学现状及未来有关概念的阐述分析。第二部分“超光速物理导论”9篇文章,不仅评述了数十年来超光速研究的进展和问题,还充分展示了有关前沿科学的情况,给出较深刻的分析;其内容涉及欧洲OPERA中微子超光速实验、Casimir效应中的超光速现象、量子超光速性、天线近区场的类消失态超光速现象、超光速研究与宇航、Bessel波束超光速现象、Tesla标量波、万有引力的超光速传播。另外在题为“超光速物理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的论文中,讨论范围涵盖了1963-2013年,重点论述了负波速、超光速光子隧穿、超光速量子纠缠,并介绍了中国科学家多年来的工作。第三部分10篇文章,是“三负”(负波速、负折射率、负cH位移)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三者的内在联系非常重要。通过这个部分的论文,我们建立起电磁波负性运动及电磁波反常传播的概念,并揭示出物理参数为正或为负是自然界对称性机制之一;这部分的实验论文是创新性研究工作,包含了“三负”的每个方面。    本书的风格和特点在于:首先是对消失态的论述贯穿于各个领域;其次是重视对物理学中负参数的研究;再次是把对超光速现象的解释放在量子理论的基础上;最后是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紧密结合,提供了作者和博士生设计和完成的多个新实验。    本书可供科学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师生阅读,对物理学家、电子学家、航天专家均有参考价值。
波科学基础理论金属电磁学理论的若干问题消失场的能量关系及WKBJ分析法影响物理学发展的8个问题负能量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波粒二象性理论与波速问题探讨虚光子初探超光速物理导论试评欧洲OPERA中微子超光速实验论Casimir效应中的超光速现象论量子超光速性自由空间中天线近区场的类消失态超光速现象“光障”挡不住人类前进的脚步――纪念第242次香山科学会议召开10周年论Bessel波束超光速现象超光速物理学研究的若干问题试论Tesla标量波引力传播速度研究及有关科学问题三负(负波速、负折射、负GH位耪)研究负波速研究进展无源媒质中电磁波的异常传播电磁波负性运动与媒质负电磁参数研究Use Surface Plasma Wave Measure the Tickness and the Negative Permittiving of Nano-metal-filmNegative Goos―Hanchen Shifts with Nano―metal film on Prism Surface用具有负介电常数的模拟光子晶体同轴系统获得负群速Negative Group Velocity Pulse Propagation Through a Left-Handed Transmission Line量子隧穿时间与脉冲传播的负时延负Goos―Hanchen位移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从负折射超材料到光学隐身衣附录到高峰去呼吸中国传媒大学举办“黄志洵教授从事自然科学研究55周年研讨会”中国传媒大学黄志洵教授荣获“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特别创新奖索引汉字笔画索引外国人名索引
    黄志洵(HUANG Zhi―Xun),1936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电磁理论与电磁兼容学方向的博士生导师,曾任该校微波工程系副主任,又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1994年成为国务院颁证“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曾主持设计一系列电子仪器和设备,并在国内外发表科学论文约140篇。近年来致力于电磁波波速问题研究,有多部著作出版。现为“现代基础科学发展论坛”召集人。    曾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专著《截止波导理论导论》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专著《超光速研究的理论与实验》曾获以已故的王淦昌院士命名的优秀图书奖。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