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六章,内容包括:绪论、研究的理论基础、实验设计与数据收集、词汇策略的分类、词汇策略的使用和翻译质量等级、研究结果的分析讨论与结论等。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英语学习在中国的现况
1.2 汉语构词的基本规律
1.3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遇到的词汇困难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问题与假设
1.6 本书结构概述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双语现象
2.1.1 双语现象的类型
2.1.2 双语心理词汇组织结构
2.1.3 一语和二语心理词汇的关系
2.2 外语学习中的语言迁移
2.3 交际策略与词汇搜索策略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英语学习在中国的现况
1.2 汉语构词的基本规律
1.3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遇到的词汇困难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问题与假设
1.6 本书结构概述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双语现象
2.1.1 双语现象的类型
2.1.2 双语心理词汇组织结构
2.1.3 一语和二语心理词汇的关系
2.2 外语学习中的语言迁移
2.3 交际策略与词汇搜索策略
2.3.1 交际策略的定义
2.3.2 交际策略的分类
2.3.3 词汇搜索策略
2.3.4 交际策略的教学与可教性
2.4 小结
第3章 实验设计与数据收集
3.1 内省研究法
3.1.1 内省法的运用
3.1.2 回顾访谈
3.2 实验设计
3.2.1 受试者的筛选标准
3.2.2 翻译任务
3.3 实验
3.4 数据处理
3.5 小结
第4章 词汇策略的分类
4.1 词汇策略的确定
4.1.1 根据内省语料确定词汇策略
4.1.2 根据回顾性数据确定词汇策略
4.2 词汇策略的分类
4.3 词汇策略的内容及例证
4.3.1 检索
4.3.2 策略性活动
4.3.3 非策略性活动/调整策略
4.3.4 放弃
4.4 小结
第5章 词汇策略的使用和翻译质量等级
5.1 词汇策略的使用频率
5.1.1 基于一语的策略运用
5.1.2 基于二语的策略使用
5.2 词汇检索
5.3 调整策略
5.4 放弃策略
5.5 翻译质量和语言水平之间的关系
5.6 一些难以界定的情况
5.7 小结
第6章 研究结果的分析、讨论与结论
6.1 词汇策略的使用和二语语言水平之间的关系
6.2 词汇策略的混合
6.3 词汇策略的有效性
6.4 汉语名词复合结构的迁移
6.5 翻译质量和第二语言水平的差异
6.5.1 学习者的认知风格
6.5.2 学习者的经验
6.5.3 学习者的思维特征
6.5.4 词汇策略的特点
6.6 对教学的启示
6.7 结论
6.8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附录
附录1 Instructions for the Informants
附录2 Questionnaire
附录3 Changes in the Concept of Nationalism
附录4 Optimal Translation
附录5 The Chinese Text
附录6 List of Strategies and Learner F
陈龙,德国马尔堡大学语言学博士,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形态学和应用语言学,对英语教学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在国外出版有关中国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学术专著,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应用语言学研究的论文,并且获得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的资助,进一步开展中国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研究,同时还主持暨南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本科生综合英语精品课程以及研究生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精品课程建设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