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北京大学世界史研究院院长、著名学者钱乘旦主持的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的终极成果,是中国学界现代化研究的重大收获。总结世界各地区的现代化模式,叙述各地区现代化的轨迹,分析现代化过程的成败得失,指出各地区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分为总论卷、东亚卷、北美卷、拉美卷、中东卷、西欧卷。各卷主编和作者都是在各自学术领域成就卓著的学者。
本书为北美卷,供相关读者阅读参考。
作者的话
导 言
第一章 美国与加拿大的政治现代化
第一节 美国与加拿大政治现代化的特点
第二节 美国与加拿大的宪政体制
一 美国的复合分权与多重制衡宪政体制
二 加拿大的宪政制度及其特点
第三节 美国与加拿大的公民权利保障机制
一 美国公民权利保障机制的确立
二 加拿大公民权利保障机制的确立
第四节 美国与加拿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
一 美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
二 加拿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
第二章 工业化与经济结构的变迁
第一节 殖民地时期的积累
作者的话
导 言
第一章 美国与加拿大的政治现代化
第一节 美国与加拿大政治现代化的特点
第二节 美国与加拿大的宪政体制
一 美国的复合分权与多重制衡宪政体制
二 加拿大的宪政制度及其特点
第三节 美国与加拿大的公民权利保障机制
一 美国公民权利保障机制的确立
二 加拿大公民权利保障机制的确立
第四节 美国与加拿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
一 美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
二 加拿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
第二章 工业化与经济结构的变迁
第一节 殖民地时期的积累
一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二 企业家精神的萌芽
第二节 工业化的启动
一 殖民地时期制造业的萌芽
二 纺织业:工业化的先行者
三 美国早期工业化的特点
第三节 交通运输革命与区域关系的变迁
一 收费公路
二 运河与汽船时代的到来
三 铁路与北美交通的现代化
四 交通运输革命带来区域关系的重组
第四节 经济结构的变迁与新英格兰一大湖区制造业带的崛起
一 美国制造业的崛起与特点
二 加拿大的工业化
第五节 从美国体系到泰勒制——企业生产和管理的革命
一 美国体系——从惠特尼的可互换部件到福特流水线
二 美国企业管理的革命
第六节 从契约劳工到产业工人——工业化中劳动者的生产与生活
一 劳工队伍的形成与变化
二 北美劳工的生产和生活
第三章 西部开发与农业现代化
第一节 公共土地制度的演变
一 美国公地制度的形成
二 美国公地制度的演变
三 加拿大土地制度的变迁
第二节 农业生产技术的变革
一 农业机械化
二 从传统农业到高科技生化农业的转变
第三节 农业生产的商业化和专业化
一 农业商业化
二 农业专业化
第四节 从家庭农场到农业综合企业——农场组织结构的变迁
一 家庭农场与工业化农业综合企业的界定
二 农场规模的扩大
第四章 城市化与城市生活的变迁
第一节 北美城市化的缘起
一 殖民地时期商业城市的奠基
二 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起步
三 城市边疆
第二节 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
一 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二 现代城市的形成
第三节 大转折时代的城市问题与对策
一 市政管理改革
二 城市环境改造
第四节 郊区化和大都市区化:北美城市化的新阶段
一 美围城市观念的变化
二 郊区化引发城市的空间重构
三 中心衰败与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