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生动再现了西方列强、革命党、立宪派之间的拉扯、抗衡和冲击,以及三种力量与清廷旧势力之间的矛盾、纠葛和相互利用。主要内容包括:晚清“自改革”思潮的兴起、梁启超走到了历史的拐点上、梁启超的学术源流与思想构成、梁启超初识君主立宪、当立宪遭遇革命、新民为立宪当务之急、革命易成与立宪难成。
绪论 晚清“自改革”思潮的兴起 \n一、改革者的第一声叹息 \n二、经学异端带来政治新说 \n三、改革开放是历史大趋势 \n \n第一章 梁启超走到了历史的拐点上 \n一、甲午战败,败于守旧强而革新弱 \n二、康有为抄袭廖平的一段公案 \n三、康有为的特殊贡献 \n \n第二章 梁启超的学术源流与思想构成 \n一、终于和康有为走到一起 \n二、与黄遵宪、严复相识相知 \n三、谭嗣同的精神遗产 \n \n第三章 梁启超初识君主立宪 \n一、只有君主立宪可以救中国 \n二、中国宪政之时机已到 \n \n第四章 当立宪遭遇革命 \n一、革命还是立宪,两难困于内心 \n二、民族主义不等于排满 \n三、共和革命不适合中国国情 \n四、没有自由意志,何来国民公意 \n五、站在清政府与革命党之间 \n \n第五章 新民为立宪当务之急 \n一、国民政治自觉是立宪根基 \n二、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n三、梁启超是如何想象“新民”的 \n四、严重的问题在缺少公德 \n五、私德、公德,不可偏废 \n六、学问之道:正本、慎独、谨小 \n七、新民必备的两个条件 \n八、非有自治,则无以言国治 \n九、梁启超对西方思想的“误读” \n十、梁启超的自由观 \n \n第六章 革命易成与立宪难成 \n一、立宪感动中国 \n二、清末立宪的第一个小高潮 \n三、官制改革成各方争夺焦点 \n四、少壮亲贵借立宪疯狂揽权 \n五、国会请愿风潮三起三落 \n六、资政院欲有所作为 \n七、立宪派也要革命了 \n八、清政府帮助制造革命者 \n九、终与宪政失之交臂 \n十、君主立宪黯然落幕
解玺璋,知名评论家、学者、近代史研究者,从事报刊编辑、图书编辑二十余年,曾获多种全国及北京市文艺评论奖,著有《梁启超传》《一个人的阅读史》《喧嚣与寂寞》《雅俗》等。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