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将金融化与劳动力再生产视为动态发展的过程,通过比较分析资本主义不同历史阶段下劳动力再生产的演变逻辑构建了金融化过程中劳动力再生产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探究了劳动力作为可变资本参与生产过程的金融化问题、消费资料的金融化及其作用下的消费信贷稳定状态问题、联系经济全球化的从属性金融化及其对核心国家与非核心国家劳动力再生产的冲击问题。本书对马克思主义货币金融理论与劳动力再生产理论的时代化进行了积极探索。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主要内容与研究逻辑
第三节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主要创新点与可改进之处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新型积累体制视角下的金融化与劳动力再生产
第二节股东价值导向视角下的金融化与劳动力再生产
第三节日常生活视角下的金融化与劳动力再生产
第四节对已有文献的评述
第三章金融化条件下劳动力再生产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劳动力再生产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资本主义不同历史阶段的劳动力再生产过程
第三节金融化资本的形成逻辑与基本特征
第四节金融化背景下劳动力再生产新特征与理论分析新框架
第四章劳动力商品的金融化与可变资本的价值补偿
第一节劳动力商品的金融化过程
第二节金融化企业的短视性及其对可变资本价值补偿的影响
……
黄泽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青年英才学者、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兼任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曾获第一届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术菁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