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19世纪唯美主义文学思潮为研究对象,从哲学、美学、艺术史、社会生活变迁以及东西文化交流等方面探究唯美主义思潮发生语境,梳理唯美主义在19世纪主要欧美国家的发展谱系,兼顾唯美主义的东方传播。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诗学理念可以细化为“艺术高于生活”“艺术自律”“艺术拯救人生”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并非横空出世,而是具有哲学和美学史上的演化逻辑。唯美主义文学的诗学理论和文学创作既有相互对应的一面,又有互相错位的事实,唯美主义文学的本质在理论和创作的相互矛盾中得以显露。作为特定时代的思想产物以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重估唯美主义文学具有独特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引言“唯美”的困惑
第一章唯美主义产生的土壤
第一节工业、城市与科学的兴起
第二节哲学的准备
第三节西方艺术的转型
第四节艺术家的市场化
第二章19世纪唯美主义在欧美的传播
第一节法国唯美主义
第二节英国、爱尔兰唯美主义
第三节美国唯美主义
第四节德国、奥地利唯美主义
第五节意大利、瑞典唯美主义
第六节俄国唯美主义
第七节西班牙语美洲唯美主义
第三章颠倒模仿论:艺术高于生活
第一节模仿论统御下的酝酿
……
马翔,浙江临海人,浙江工商大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中西比较文学。在《文艺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战线》《中国比较文学》《浙江社会科学》《浙江学刊》等期刊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大复印资料》转摘。研究成果曾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