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西方文学思潮发展史论丛”中的一本,以颓废主义的诸多关键问题为依托,在话语建构、范式方法、理论视域等层面展开系统研究,指出其作为在工业革命后骤然加速的西方社会现代性历史进程的产物,既是对这一社会历史进程的反映,更是对社会巨变的反应;既是对社会历史进程的艺术表现,更是对社会巨变的精神-心理补偿。
全书共分为六章,产实力社会-历史话语、哲学-文化话语、文学-艺术话语的三副“颓废”面孔,评论了自然与艺术关系的反转,对颓废主义的想象、风格、身体症候、文学史谱系做了深入分析。本成果有显著的创新性,对理解现代性进程中的“颓废”现象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我国文学理论学科建设也有重要意义。
目录
引言 西方学界的颓废主义研究
第一章 “颓废”的三副面孔
第一节 作为社会—历史话语的“颓废”
第二节 作为哲学—文化话语的“颓废”
第三节 作为文学—艺术话语的“颓废”
第二章 自然与艺术关系的反转
第一节 从“反自然”到“反模仿”
第二节 一个硬币的两面:颓废主义与唯美主义
第三节 颓废主义:从“内在化转向”虚无主义
第三章 颓废主义的想象
第一节 作为“精准想象”的“颓废”
第二节 显微镜下“精微”的“感觉之花”
第三节 福楼拜:奇异诡谲的颓废想象
第四章 颓废主义的风格
第一节 从“细节”到“细微”:颓废主义的风格实验
第二节 从“明晰”到“神秘”:颓废主义的语言革新
第三节 “美的晕眩”与“自我沉溺”
第五章 “颓废”的身体征候
第一节 萨德主义:“性倒错”与“渎神”
第二节 “蛇蝎美女”的“暴虐”
第三节 “疾病”的隐喻
第六章 颓废主义的文学史谱系
第一节 颓废主义与浪漫主义
第二节 颓废主义与自然主义
第三节 颓废主义与现代主义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