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收藏
评价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商品编号:8331511
ISBN:978730136062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孙英春著
出版日期:2025-03-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G0
页数:438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
购买数量:
-
+
库存:3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52.93 (6.7折)
原价:¥79.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本书契合了当下日益深化的全球化进程,发展了“全球场域”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全书的理论背景,廓清了近年来跨文化传播学领域内的发展与变化。本书更新了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问题、研究对象与理论工具,对近年来学界出现的与跨文化传播学相关的各种理论、主义、思潮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与分析,并增加了对“人工智能技术”“后人类进程”等的讨论,以建立一个较为完善、清晰的跨文化传播学理论体系。 本书适合高校新闻与传播学、外国语言文学、国际关系、公共管理、经济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师生的教学和阅读参考使用,也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绪论001

第一章跨文化传播学的诞生、发展与多学科基础015

第一节跨文化传播的定义与学科发展016

一、跨文化传播的定义与历史脉络017

二、跨文化传播学的诞生与发展026

第二节理解文化与传播031

一、文化诸要素032

二、文化传播与文化变迁038

第三节跨文化传播学的多学科基础042

一、人类学的影响043

二、社会学的启示045

三、哲学与心理学的探索048

四、历史学的积累051

五、符号学与语言学的贡献054

六、文化研究的经验057

第二章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方法论061

第一节西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工具062

一、针对文化整合与文化差异的理论063

二、聚焦有效传播及认同的协商与管理的理论068

三、有关传播网络的跨群体、跨文化传播理论073

四、侧重文化适应与调整的理论076

第二节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基础方法086

一、民族志:田野工作与文本写作087

二、跨文化比较092

三、话语分析095

四、扎根理论100

第三节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方法论103

一、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野104

二、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之辨107

第三章传播中的语言与非语言符号111

第一节符号学研究的思想基础112

一、符号与符号学113

二、符号学的思想基础116

第二节传播中的语言符号122

一、语言与文化123

二、语言与传播128

第三节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134

一、非语言符号的功能135

二、身体符号的系统138

三、沉默的意义145

四、文化的时间147

五、文化的空间153

六、服饰与颜色157

第四章差异与冲突:基于文化的观念与规范体系161

第一节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163

一、文化差异何以存在?163

二、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168

三、人际冲突与文化冲突171

第二节文化的观念体系177

一、世界观的差异178

二、价值观的五个维度182

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187

四、价值观的嬗变192

第三节文化的规范体系195

一、习俗与禁忌196

二、礼仪199

三、道德201

四、宗教208

五、制度与法律215

第五章文化认知体系与文化心理研究的知识谱系219

第一节认知的基础:感知与思维方式220

一、影响感知的因素221

二、思维方式的中西差异223

第二节态度与归因229

一、态度的定义与功能229

二、定势与偏见232

三、归因理论239

第三节国民性格:文化群体的“平均人格”241

一、国民性格研究242

二、国民性格的差异244

第四节面对本土场域的文化心理研究“路线图”248

一、文化人类学与心理学的互动248

二、从跨文化心理学到文化心理学250

三、本土心理学的兴起254

第六章社会互动、人际关系与认同的建构257

第一节社会互动中的个体与群体258

一、社会化与符号互动259

二、文化群体与社会分层263

三、群体与个体的相互影响267

第二节人际关系理论与中西差异274

一、人际需要与社会交换274

二、个体本位与群体取向277

第三节认同的定义与建构281

一、认同的定义与特征281

二、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285

三、社会性别角色与认同286

第四节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290

一、文化认同的稳定与流变290

二、民族、族群及其认同建构294

三、国家认同的建构308

第七章文化适应、文化相对主义与跨文化传播实践312

第一节文化休克与文化适应314

一、文化休克与重返文化休克314

二、文化适应与涵化319

第二节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相对主义327

一、文化多样性与多元文化主义328

二、文化相对主义与“中心主义”334

第三节跨文化传播能力:个体与组织的实践340

一、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构成341

二、对话与倾听:一种理想模式347

三、组织与跨文化传播355

第四节跨文化对话与文化领域的国际合作363

一、跨文化对话的意义364

二、文化领域的国际合作366

第八章文化权力、后人类进程与人类公共伦理371

第一节文化的权力关系与后殖民主义“话语场”373

一、东西方文化关系与传播秩序373

二、后殖民主义话语与反思380

第二节传播技术与后人类进程388

一、传播技术、媒介化与人类不平等388

二、数字交往与新媒介研究396

三、后人类进程中跨文化传播的“新场域”401

第三节全球性与人类公共伦理408

一、“双重结构”中的全球性408

二、逆全球化趋向与影响413

三、人类公共伦理的构成417

四、面向“人类治理”的伦理自觉422

后记429

孙英春 ---------------------------- 孙英春,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教学与研究领域为: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文化与国际关系。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