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离原理及技术》保留了前三版的基本构架和主要内容,兼顾了应用技术的广泛性、新颖性、前沿性和实用性,对各种分离过程 (过滤、离心与沉降、细胞破碎、萃取、吸附与离子交换、膜分离、沉析、色谱分离、结晶、干燥及辅助操作 )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全面介绍,注重基本概念的阐述、数学工具的应用及放大过程分析,可进一步引导学生系统、深入地学习和思考生物分离技术所涉及的科学问题。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本书将生物分离的一般过程分为 4个步骤,即不溶物的去除、产物粗分离、产物纯化及产品精制,将已有的和新近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技术进行分类,以单元操作的方式逐一介绍,并列举实例。各章设置的兴趣引导、学习目标、思维导图、过程检查、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论述题等,可助力学生对该章知识的理解与工程应用。本书配套出版数字教材、生物分离实验技术教材。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类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作为教师和相关产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1绪论
1.1生物分离工程的历史及应用
1.2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的研究内容及工艺特点
1.2.1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的研究内容
1.2.2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的工艺特点
2过滤
2.1过滤的基本概念
2.2关于过滤的一般情况
2.2.1不可压缩滤饼
2.2.2可压缩滤饼
2.3连续旋转式真空抽滤机的操作原理
2.3.1滤饼的形成
2.3.2滤饼的洗涤
2.4过滤的设备及其结构
2.4.1过滤设备的分类
2.4.2过滤设备的选择
2.4.3过滤介质
2.4.4典型过滤设备的种类和结构
习题
3离心与沉降
3.1颗粒的沉降
3.2重力沉降式固液分离设备
3.2.1矩形水平流动池
3.2.2圆形水平流动池
3.2.3垂直流动式沉降池
3.2.4斜板式沉降池
3.3离心式沉降分离设备及其原理
3.3.1管式离心机
3.3.2碟片式离心机
3.4离心分离过程的放大
3.5离心过滤分离过程分析及其设备
3.5.1离心过滤分离过程分析
3.5.2离心过滤设备
习题
4细胞破碎
4.1细胞壁
4.2化学破碎法
4.2.1渗透冲击法
4.2.2增溶法
4.2.3脂溶法
4.3机械破碎法
4.4其他破碎方法
习题
5萃取
5.1萃取分离原理
5.2单级萃取
5.3多级逆流萃取过程
5.4微分萃取操作
5.4.1微分萃取设备简介
5.4.2微分萃取过程的解析计算法
5.5液-液萃取设备与流程
5.6固体浸取
5.6.1固体浸取的原理与计算
5.6.2浸取设备
5.7超临界流体萃取
5.7.1超临界流体的性质
5.7.2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
5.7.3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应用
5.8双水相萃取
5.8.1双水相萃取法概述
5.8.2影响双水相萃取的因素
5.8.3双水相萃取的应用
5.9反胶团萃取
5.10络合萃取
习题
6吸附与离子交换
6.1吸附类型
6.1.1物理吸附
6.1.2化学吸附
6.1.3交换吸附
6.2常用吸附剂
6.2.1活性炭
6.2.2活性炭纤维
6.2.3球形炭化树脂
6.2.4大孔网状聚合物吸附剂
6.3吸附等温线
6.4影响吸附的因素
6.4.1吸附剂的性质
6.4.2吸附质的性质
6.4.3温度
6.4.4溶液pH值
6.4.5盐的浓度
6.4.6吸附物浓度与吸附剂用量
6.5亲和吸附
6.5.1亲和吸附原理
6.5.2亲和吸附的特点
6.5.3亲和吸附载体
6.5.4影响吸附剂亲和力的因素
6.6间歇吸附
6.7连续搅拌吸附
6.8固定床吸附过程分析
6.9离子交换
6.9.1离子交换的基本概念
6.9.2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
6.9.3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
6.9.4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
6.9.5离子交换树脂的理化性能
6.9.6离子交换过程理论
6.9.7离子交换的选择性
6.9.8偶极离子吸附
6.9.9离子交换操作方法
6.9.10软水与无盐水的制备
6.9.11离子交换提取蛋白质
习题
7膜分离
7.1概述
7.2基本的膜分离过程
7.3膜通量
7.4渗透压的计算
7.5影响膜通量的主要因素
7.6超滤
7.6.1超滤膜
7.6.2超滤装置
7.6.3超滤过程分析
7.6.4超滤的应用
7.7反渗透
7.7.1反渗透膜及其分离原理
7.7.2影响反渗透膜分离性能的因素
7.7.3反渗透的应用
7.8纳滤
7.8.1纳滤膜及其分离原理
7.8.2影响纳滤膜分离性能的因素
7.8.3纳滤的应用
习题
8沉析
8.1盐析
8.1.1盐析原理
8.1.2盐析用盐的选择
8.1.3影响盐析的因素
8.1.4盐析操作
8.2有机溶剂沉析
8.2.1有机溶剂沉析原理
8.2.2沉析溶剂的选择
8.2.3影响有机溶剂沉析的因素
8.3等电点沉析法
8.3.1等电点沉析原理
8.3.2等电点沉析操作
8.4其他沉析法
8.4.1水溶性非离子型多聚物沉析剂
8.4.2生成盐类复合物的沉析剂
8.4.3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8.4.4离子型多聚物沉析剂
8.4.5氨基酸类沉析剂
8.4.6分离核酸用沉析剂
8.4.7分离黏多糖的沉析剂
8.4.8选择变性沉析法
8.5大规模沉析
8.5.1初步混合
8.5.2起晶
8.5.3扩散控制晶体生长阶段
8.5.4对流沉析
8.5.5絮凝阶段
习题
9色谱分离法
9.1色谱分离法分类
9.2色谱分离基本概念
9.2.1分配系数
9.2.2阻滞因子Rf
9.2.3洗脱容积Ve
9.2.4色谱法的塔板理论
9.2.5色谱分离回收率和纯度
9.3吸附色谱法
9.3.1吸附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9.3.2吸附剂
9.3.3展开剂
9.3.4应用举例
……
欧阳平凯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教授。 欧阳平凯教授从事《生物分离工程及装备》的教学实践数十年,先后承担了教育部《生物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江苏省教育厅《探索生物分离工程教学新模式》教改等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牵头的课程于被评为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本人获得了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在科研领域,欧阳平凯教授承担了大量的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取得了颇具影响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