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孝经、论语、孟子、周易、尚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小学、诸子、西汉、郑学、三国、朱子。每卷所记一二条至十几条不等。所录典籍起讫先秦, 下至明清, 总括诸子百家, 可谓是了解、研究传统典籍的必读书目。本书上承中华数千年来的文化传统, 又结合了国门打开后西方新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是中华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的重点作品, 是当代读者了解中国文化史绕不开的学术著作。
第一讲 孝经
第二讲 论语
第三讲 孟子
第四讲 周易
第五讲 尚书
第六讲 诗
第七讲 周礼
第八讲 仪礼
第九讲 礼记
第十讲 春秋上
第十一讲 春秋下
第十二讲 小学
第十三讲 诸子
第十四讲 西汉
第十五讲 郑学
第十六讲 三国
第十七讲 朱子
钱基博(1887—1957),男,汉族,字子泉,别号潜庐,江苏无锡人。古文学家、教育家。钱钟书之父。早年参加革命,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历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现湖南师范大学)国文系主任、南岳抗日干部训练班教员。抗战胜利后,任武汉华中大学(今华中师范大学)教授。1957年11月30日去世。近代整理出版《钱基博国学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