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苹果园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国际竞争力,近年我国组织多批专家、学者出国考察、访问、合作研究,搜集了许多优新品种,掌握了一些新技术、新经验,看到了许多新装备,其中许多是可以引进、消化、吸收的,并拍摄了大量照片。为了进一步挖掘资源,将沉睡于考察者电脑中的可贵资料调动出来,编者集诸位专家的智慧,编成《当代苹果》(作者汪景彦、丛佩华),让苹果业界人士共享,这应该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愿它成为推动我国苹果业迅猛发展的助推器。
      
                
         
             
             第一章 苹果生产概况第一节 世界苹果主产国的产量与栽培面积第二节 中国苹果产量与栽培面积第三节 中国各苹果产区苹果生产现状第四节 中国苹果生产趋势第五节 中国苹果贸易第二章 苹果主栽品种第一节 世界各国选育品种概况第二节 品种发展趋势第三节 各主要生产国品种组成第四节 优新品种介绍第五节 矮化砧木介绍第三章 苹果生产新技术第一节 改革栽植制度第二节 大苗培育技术第三节 大苗建园技术第四节 整形与修剪技术第五节 土壤管理制度第六节 施肥第七节 灌溉与中耕第八节 花果管理第九节 功能性果品生产第十节 防灾减灾技术第十一节 苹果容器栽培第十二节 几种新型调节剂应用技术第十三节 有机绿色无公害苹果生产第十四节 典型示范同简介第四章 病虫害防治技术第一节 物理防治第二节 农业防治第三节 生物防治第四节 化学防治第五节 几种主要病虫的防治措施第五章 果实采收第一节 果实成熟期和市场供应期第二节 果实采收成熟度指标第三节 苹果采收第六章 分级包装第一节 分级第二节 包装与销售第七章 贮藏第一节 苹果品质特性第二节 苹果果实的生理特性第三节 苹果贮藏第四节 苹果贮藏病害第八章 加工技术第一节 苹果果汁加工进展第二节 苹果罐头第三节 苹果脱水产品第四节 苹果其他加工第五节 苹果果渣综合利用第九章 苹果产业化经营与产销体系发展第一节 苹果产业化经营发展状况第二节 苹果产销体系发展第三节 促进苹果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政策         
         
             
             
       
       辽宁省沈阳市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1961~1970年和1978~1995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工作。1970~1978年在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工作,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栽培室副主任、主任,1994年创办《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杂志,任首任主编。1990~1994年受聘为国家农业部第二届果树顾问,1993年受聘为研究员,1996年被聘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顾问和农业部果品、苗木质检中心首席顾问。1989~1996年受聘为河南省灵宝市东村乡果树顾问和市政府果树顾问,2004~2007年受聘为河南省灵宝市科技局苹果专家大院首席顾问。多年来,先后为80多个单位作过果树顾问,均为当地苹果等生产做过贡献。
    40余年来,基本是在生产第一线搞科研及推广工作:1965~1970年在甘肃省天水县、眉县蹲点。1982~1984年在河北省廊坊市蹲点,1970~1981年在陕西省宝鸡县天王镇孙李沟村长年连续蹲点,1985~1990年在山东、河北等省搞新红星苹果基点,为培训果农,服务果业生产尽了自己最大努力。
    在科普著作方面,46年来,共发表专业论文125篇,译文200余篇,主编、自编65本科普著作,多为果农喜爱的畅销书。总字数约1500万字,发行量300余万册,曾获“科普编创成绩突出的农林科普作家称号,1993年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78年获陕西省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奖。主持的《乔砧苹果密植丰产》获陕西省科学大会奖。1980年获陕西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7年《旱塬坡地乔砧苹果密植试验》获陕西省宝鸡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11个省、市、自治区参加的《新红星苹果技术开发研究》1991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获灵宝市科技合作奖。2007年获三门峡市科技合作奖。
    至今仍常年奔波干陕、甘、鲁、豫、晋、冀、辽、苏、京、皖等苹果产区,普及先进科技,推动果业发展。果树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