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从概念与框架、区域发展评价及工作场所实践三个篇章就数字素养展开全方位、系统性介绍,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数字素养对个体、组织和社会的重要性。第一篇详细阐述了数字素养的内涵、群体特征、测量方法和其对社会的影响。同时,对国外的数字素养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欧盟的DigComp系列和其他国际框架。此外,还对中国的数字素养整体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第二篇聚焦于数字素养的区域发展评价,构建了数字素养区域建设的指标体系,并对各省份的数字素养建设进行了形态分析。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数字素养建设特点进行分类,为我国的数字素养区域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第三篇探讨了数字素养在工作场所的管理实践。从工作动机、事件系统理论、个体学习理论和工作特征等多个视角,深入研究了数字素养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此外,还对数字素养的概念化、测量和提升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一篇数字素养的概念与框架
第一章数字素养及其作用
一、数字素养的内涵
二、数字素养的群体特征
三、数字素养的测量
四、数字素养的影响
第二章国外的数字素养
一、欧盟的DigComp
二、欧盟的DigComp2.0和DigComp2.1
三、欧盟的DigCompEdu
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Digital Literacy Global Framework(DLGF)
五、数字智能联盟的Digital Intelligence Framework(DQ)
第三章中国数字素养建设的整体情况
一、中国数字素养建设概况
二、中国数字素养建设的问题分析
第二篇数字素养的区域发展评价
第四章中国数字素养区域建设的指标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高中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企业管理研究室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学。林晨,现为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字时代员工与组织间的关系研究、算法管理下的组织行为研究等。周锦来,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为组织变革与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