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图书馆参考工作发展史—从京师图书馆到北京图书馆》是一部研究国家图书馆参考工作的断代史。本书以1909年至1997年为时间域限,以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和图书馆事业发展为宏观背景,以历史档案和史料研究为依托,较为全面地描绘了国家图书馆参考工作孕育、产生、发展并最终成为国家图书馆核心业务的历史图景。
关于参考工作萌芽的探索,关于最早见诸文字的《参考组办事规程》的考证,以及国家图书馆参考工作发展史上三次高峰期的提出,均为值得关注的创新点。
本书辅以丰富的图表信息和重要业务档案书影,绝大部分为首次发布。
上篇从京师图书馆到国立北平图书馆时期(1909一1949)
第一章 孕育与初创时期的参考工作(1909一1928)
第一节 京师图书馆的机构设置与职责
第二节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与北京图书馆的设立
第三节 官方文件和史料中有关参考工作的记载
第二章 中兴与发展时期的参考工作(1929一1937)
第一节 参考工作机构设置
第二节 参考工作业务与研究
第三节 参考工作的规章制度
第三章 低谷与坚守时期的参考工作(1938一1949)
第一节 机构设置基本状况
第二节 南馆与北馆的参考工作
第三节 伪教育总署治下的参考工作
第四章 分析与思考
第一节 办馆理念与参考工作
第二节 学人群体与参考工作
第三节 业务格局与参考工作
......
卢海燕
----------------------------
卢海燕,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史专业,获硕士学位。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代表性学术成果:《国外图书馆法律选编》(主编)、《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工作调研报告》(主编)等。
张曙光
----------------------------
张曙光,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博士、研究馆员。现任国际图联(IFLA)议会图书馆及研究服务专业组(Libraryand Research Service for Parliaments Section)(2017- 今)常委会委员。出版《文献为证:钓鱼岛图籍录》《那达慕的现代传承及意义阐释》《那达慕》等专著,发表参考咨询、决策咨询、文化遗产保护、节日研究等方面的论文 20 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