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跨学科、跨区域、跨文化的方法,在广域、长时段的视野下,对人类,特别是广大亚非拉地区,在消弭冲突、互助共存、合作发展、共赢共治、谋求安全等诸多方面的实践探索、理论资源以及空间秩序理想进行深入探索。将视野扩展到现有国际关系理论较少关注的“非正式”领域,特别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内部不同人群、社团、个人的经济、文化互动,理解在“微观”的流动过程中,空间的共享、群体的互助等实践的形成及其对不同人群世界观的影响,并探索其背后的理论潜力。
编前语/殷之光1
专题研究 国际秩序的多样性实践
自由国际主义还是“超国家卡特尔”
——批判性国际秩序观的回音/银培萩3
虚幻的终极杀器
——战间期捍卫国际秩序的经济制裁及其失败/李旭23
帝国想象与安全焦虑
——对印度国家意识形态的批判性话语分析/张忞煜52
印度与俄罗斯、美国军事合作之比较/魏涵74
21世纪以来巴西的积极不结盟外交
——内在动因及前景/曹廷96
以色列对巴以问题政策的思想溯源
——基于犹太“迫害—幸存”神话叙事的分析/张璇123
“全球南方”视域下中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在非洲之角的合作前景/刘畅143
专题研究 反思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视域下的大国关系
国际秩序的社会建构:治理知识、身份与后冷战时代的中美关系/于凡超171
俄乌冲突影响下的国际金融安全:风险挑战与治理/郭曼若192
俄乌冲突对欧洲防务一体化建设的影响/姚景晨210
专题研究 国际关系研究的历史路径
安全困境与大国博弈的螺旋模式/秦立志231
“自由国际主义—帝国政治”系统的逻辑、历史与衰朽/邱劭文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