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经济学也称公共经济学,是一门以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特别是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近年来,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在政治学、经济学、政策分析、治理研究以及政府行为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书在回顾和梳理公共部门经济学发展脉络、研究方法以及学科定位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共部门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或学理基础,即市场、政府与公共经济的关系,重点矫正了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的传统观点。在引入外部性概念的前提下,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公共物品、公共选择、公共支出、公共收入、公共预算、公共规制、公共经济政策等公共部门经济学的主要知识领域和核心概念体系,结合学科知识前沿和学术观点,讨论了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知识进展与学科趋势,建构了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体系。
本书每章后的“理论探索”“思维拓展”“制度实践”三个部分聚焦了前沿理论、学生知识迁移以及当下制度实践,在相关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拓展读者思维,植根于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关注中国公共经济实践的具体问题。
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的教材用书,还可以作为其他相关社会科学领域有益的参考用书。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含义与特征 1
一、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含义 1
二、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特征 2
第二节 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
第三节 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发展 4
一、财政学是公共部门经济学的起点 4
二、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 6
第四节 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8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8
二、理论分析与计量研究 9
三、案例研究 9
四、比较研究 10
第五节 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学科定位 10
一、公共部门经济学与财政学 10
二、公共部门经济学与政府经济学 11
三、公共部门经济学与当代西方经济学 11
四、公共部门经济学与公共管理学 12
五、公共部门经济学与其他学科 12
理论探索 12
思维拓展 12
制度实践 13
第二章 市场、政府与公共经济 18
第一节 市场经济 18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 18
二、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 19
第二节 市场经济与资源配置 21
一、资源配置 21
二、有效资源配置的三个基本条件 23
第三节 市场失灵假定及其表现 25
一、市场失灵假定 26
二、市场失灵的表现 26
第四节 公共部门与经济活动 29
一、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 30
二、作为公共部门代表的政府 33
三、政府失灵 34
第五节 政府参与经济活动 36
一、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角色 37
二、政府经济活动的相关研究 37
理论探索 40
思维拓展 40
制度实践 41
第三章 外部性问题 42
第一节 外部效应概述 42
一、外部效应的概念 42
二、外部效应的基本特征 43
三、外部效应产生的原因 44
第二节 外部效应的类型 46
一、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 46
二、生产、消费外部效应 46
三、公共外部效应和私人外部效应 47
四、单向外部效应和双向外部效应 47
五、空间外部效应和时间外部效应 47
六、技术性外部效应、货币性外部效应和政治性外部效应 48
第三节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48
一、资源配置效率 48
二、负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产量过剩 51
三、正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产量不足 54
第四节 外部效应的治理 55
一、外部效应公共矫正措施 56
二、外部效应私人矫正措施 60
三、外部效应社会制裁措施 62
理论探索 63
思维拓展 63
制度实践 63
第四章 公共物品 66
第一节 公共物品概述 66
一、私人物品 66
二、公共物品 67
三、混合物品 68
第二节 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69
一、私人物品的供求关系 69
二、公共物品的供求关系 70
三、混合物品的供求关系 72
第三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73
一、政府提供公共物品 74
二、私人部门参与提供公共物品 80
三、社区提供公共物品 84
四、第三部门提供公共物品 84
理论探索 85
思维拓展 85
制度实践 85
第五章 公共选择 88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88
一、私人选择与公共选择 88
二、公共选择理论 89
第二节 公共选择的规则 91
一、投票规则 91
二、投票悖论求解 97
第三节 公共选择的政治行为分析 101
一、选民的行为 101
二、政党的行为 103
三、官僚的行为 106
四、利益集团的行为 108
理论探索 110
思维拓展 110
制度实践 110
第六章 公共支出 112
第一节 公共支出的含义、特性与原则 112
一、公共支出的含义及特性 112
二、公共支出的原则 113
第二节 公共支出的范围及其界定原则与分类 115
一、公共支出范围界定的原则 115
二、公共支出的范围 116
三、公共支出的分类 116
第三节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118
一、购买性支出 118
二、转移性支出 120
第四节 公共支出增长 124
一、公共支出增长理论 124
二、影响公共支出增长的因素 128
三、公共支出规模的衡量 129
第五节 公共支出结构 130
一、公共支出结构的内涵 130
二、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因素 130
第六节 公共支出效益 132
一、公共支出的经济效益 132
二、公共支出的社会效益 133
三、公共支出效益的分析方法 134
理论探索 136
思维拓展 136
制度实践 136
第七章 公共收入 139
第一节 公共收入的原则与形式 139
一、公共收入的原则 139
二、公共收入的形式 140
第二节 税收: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 141
一、税收的含义与特征 141
二、税收的分类 143
三、税制要素 145
四、税收原则 148
五、税收是政府取得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 149
第三节 公债:有偿性的公共收入形式 150
一、公债的含义 150
二、公债的特征与种类 151
三、公债对经济的影响与公债负担 153
第四节 公共收入规模的分析 156
一、公共收入规模的含义与衡量指标 156
二、影响公共收入规模的因素分析 157
理论探索 159
思维拓展 159
制度实践 159
第八章 公共预算 162
第一节 公共预算概述 162
一、公共预算的概念和特点 162
二、公共预算的分类 164
三、公共预算的原则 165
四、公共预算的模式 166
第二节 我国公共预算管理体制 168
一、公共预算管理体制的内涵 168
二、新中国公共预算管理体制的演变 169
三、我国公共预算管理体制领域的改革实践 173
第三节 公共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与决算 175
一、公共预算的编制 175
二、公共预算的执行 176
三、公共预算的调整 178
四、公共决算 179
理论探索 180
思维拓展 180
制度实践 181
第九章 公共规制 183
第一节 公共规制概述 183
一、公共规制的定义 183
二、公共规制的原因 184
三、公共规制的分类 185
四、公共规制的理论 186
第二节 经济性规制 188
一、经济性规制的含义 188
二、经济性规制的方式 189
第三节 社会性规制 191
一、社会性规制的含义 191
二、社会性规制的类型 191
第四节 公共规制改革 192
一、公共规制放松 192
二、社会性规制加强 193
三、激励性规制 193
理论探索 195
思维拓展 196
制度实践 196
第十章 公共经济政策 198
第一节 财政政策 198
一、财政政策的目标 199
二、财政政策的工具 200
三、财政政策的类型 201
四、财政政策的功能 203
五、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时滞 204
六、从预算平衡论到功能财政论 206
七、财政乘数 207
第二节 货币政策 211
一、货币政策的目标 211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212
三、货币政策的类型 214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系和区别 215
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216
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方式 217
第三节 收入分配政策 219
一、收入分配的概念与原则 219
二、收入分配政策的目标 220
三、收入分配政策的工具 221
理论探索 222
思维拓展 222
制度实践 223
参考文献 225
王宁,管理学博士,海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获得管理学学士、文学学士(英美语言文学)、管理学硕士及管理学博士学位。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中国人民大学国内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政策分析等;近年来,主持或参与教育部项目1项,省级项目4项,其他各类横向项目近10项,累计科研经费110余万元;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编公共管理系列《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理论与案例》等教材3部,参编各类著作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