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社会里,诗词、古文是传统知识分子抒情达意的重要方式。而古人学习诗文的方式却难以传承延续,鉴于此,作者撰写此书。《诗学漫步》是一部诗学论著,读者对象为初学作诗者。内容侧重作诗的方法,兼及鉴赏,是一部难得的诗学理论著作。书中详细地介绍了诗歌的体式、结构、格律、句法等问题,同时从诗境、诗忌、诗话等方面也阐释了比诗歌外在形式更为重要的内在理路,会为读者提升对诗歌的理解以及创作打下牢实的基础。本书集趣味性、知识性、学术性于一体。
诗本是发明的事业
伟大的诗
艺术的生命
诗词要有意味
诗从何处寻?
研究自然,描写自然
诗道亦在妙悟
诗的语言
不可为乡愿之诗
不要被成见束缚
作诗须炼意
文艺的根柢
审美眼光
要用纯真无邪的目光
艺术真实
心灵的眼睛与激情
艺术心理与艺术手法
化平常为关妙
心想情味
须借助图画音乐
表现特征
高度的美
想象之境
将读者引入未知的境界
动态美
有生命的形式
美在关系
妙在曲折
留下空白
味欲其鲜
梦与创作
梦的作用
记忆的作用时间的作用
诗善醉
诗与历史
咏史
咏物
两首咏物诗
不要用“空浮”之语
要有独特的使用语言的方式
词句的超常搭配
诗要有暗示性
诗中议论
比较和对比有力量
诗句的弹性
句式的对称与非对称
欢愉之辞也可工
要重视修改
诗重发端
要讲究结尾
色彩字的运用
情境
情趣见于声音
实感 灵感
感觉
心声之摄影
表现心感
独特的感觉独特的表达手段
敏感
平凡事物也有引人入胜的一面
留意日常生活细节,写小题目
意象叠加
词的妙用
以形写神
形式
诗贵含蓄
精练
炼字
柳宗元的《渔翁》有“奇趣”
王湾的两首五言律诗
常建的一首山水诗
一声浩叹成绝唱
鹤引诗情到碧霄
一首有“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的小诗
一首辛词的章法
秦观《踏莎行》结句
人比黄花瘦
一首郑板桥的题画诗
一枝一叶总关情
朦胧诗
意象朦胧
诗的朦胧美
一首白居易写的朦胧诗
新诗改罢自长吟
人化了的花鸟
朱门酒肉臭
试解杜诗“还家”句、“畏我”句
对诗的解说要合情合理
一时兴到语
月光下的诗翁
李白的“识见”不污下
饮酒作诗
诗词难译
译诗的方式应有多种
李杜诗篇仍新鲜
刘半农的《情歌》及其他
曹雪芹也是杰出的诗人
《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杜甫《戏为六绝句》简释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