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为端牢中国饭碗、稳定经济基本盘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本书主要介绍了河南夏播玉米区的生态特点和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高产潜力发挥不足,稳产性差,生物逆境和非生物频发重发,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夏玉米密植高产抗逆精准调控技术,详细阐述了该技术高产精准调控的基本原理,夏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关键技术环节和具体内容,并详细阐明了该技术抗逆稳产的技术原理和效果。
第一章河南省夏玉米区生态特点与生产问题
第一节区域生态特点
第二节主要生产问题
第三节解决的技术对策
第二章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原理
第一节合理密植是玉米增产的主要途径
第二节滴灌水肥一体化实现玉米精准调控
第三节玉米密植高产群体构建
第三章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关键技术
第一节管网铺设
第二节品种选择
第三节整地及技术要求
第四节播种及技术要求
第五节滴水齐苗
第六节杂草防除
第七节化控防倒
第八节需肥规律和肥料运筹
第九节病虫害防控
第十节收获与秸秆处理
第四章抗逆减灾
第一节干旱
第二节水灾
第三节高温热害
……
李少昆,男,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开展玉米高产潜力探索、高产高效协同关键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主持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在国际SCI源农艺领域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连续7次创全国玉米高产纪录,研发集成的多项技术被遴选为全国主推技术,以“玉米机械粒收”为核心的多项技术列入2018—2020年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和“十三五”期间农业科技标志性成果。李少昆研究员荣膺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粮食生产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王群,女,汉族,1974年11月生,河南安阳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学会农业监测预警分会理事,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河南农业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河南农业大学首届道德模范,河南农业大学最美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