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程是针对国内专业音乐院校音乐理论教学而编写。教程贴合、辅助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教学进程,以阿伦·福特的音级集合理论为依据,配套《无调性音乐的结构》一书中知识点的安排,共分作十章。教程每一章的谱例安排均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体现出教材编写的循序渐进;选编的每一个实例,都以原谱与分析谱的形式展现,既方便学习者直接用于书写、标记,也希望以自身经验和个人见解为学习者提供参考,使其能快速准确地掌握音级集合分析课程中的每一个知识点。
第一章 截段划分
勋伯格:《小夜曲》(Op.24)第六乐章 《无词歌》选段
勋伯格:《钢琴曲三首》(Op.11, No.2)选段
勋伯格:《钢琴曲三首》(Op.11, No.1)选段
乔治·本杰明:《海顿之名的冥想》选段
韦伯恩:《歌曲四首》(Op.12, No.1)选段
斯特凡·沃尔普:《弦乐四重奏》选段
巴比特:《第二弦乐四重奏》选段
勋伯格:《华沙幸存者》(Op.46)选段
韦伯恩:《管弦乐曲五首》(Op.10, No.5)选段
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Op.16, No.3)选段
第二章 移位相等音级集合
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Op.16, No.5)选段
韦伯恩:《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四首小品》(Op.7,No.4)选段
贝尔格:《为单簧管与钢琴而作的四首乐曲》(Op.5)选段
勋伯格:《钢琴曲》(Op.33 a)选段
高为杰:《秋野》选段
韦伯恩:《五乐章弦乐四重奏》(Op.5, No.4)选段
朱践耳:《第一交响曲》选段
桑桐:《夜景》选段
韦伯恩:《五乐章弦乐四重奏》(Op.5, No.3)选段
周晋民:《扬歌与山鼓》选段
高为杰:《秋野》选段
巴托克:《小宇宙》(No.14 3)选段
布列兹:《钢琴奏鸣曲》(No.1)选段
赵曦:《热带鱼》序曲《水纹》选段
第三章 反行相等音级集合
勋伯格:《钢琴小品五首》(Op.23,No.1)选段
彭志敏:《风景系列》选段
韦伯恩:《四重奏》(()p.22,No.1)选段
勋伯格:《钢琴小品五首》(Op.23,No.3)选段
赵曦:《热带鱼》间奏曲《孔雀》选段
勋伯格:《空中花园篇》(Op.15,No.6)选段
韦伯恩:《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四首小品》(Op.7,No.3)选段
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Op.16,No.1)选段
高为杰:《秋野》选段
勋伯格:《空中花园篇》(Op.15,No.14)选段
王建中:《五首钢琴曲》之一《田园曲》选段
达拉皮科拉:《歌德之歌》选段
第四章 向量相同的不相等音级集合
勋伯格:《钢琴曲三首》(Op.1l,No.1)选段
高为杰:《冬雪》选段
巴托克:《组曲》(Op.14,No.4)选段
贝尔格:《四首歌曲》(Op.2,No.4)《温暖的空气》选段
韦伯恩:《三首小品》(Op.11,No.1)选段
韦伯恩:《六首小品》(Op.9,No.4)选段
瓦雷兹:《积分》选段
巴比特:Post—Partition选段
第五章 音级集合的子集与不变子集
拉格尔斯:《天使》(No.2)选段
克劳福德:《迪阿风组曲》(No.4)第三乐章选段
勋伯格:《钢琴小品五首》(Op.23,No.2)选段
勋伯格:《月光下的彼埃罗》(Op.21)选段
第六章 相似性关系
赵曦:《热带鱼》间奏曲《孔雀》选段
韦伯恩:《五乐章弦乐四重奏》(Op.5,No.4)选段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选段
勋伯格:《痛苦与期望》选段
贝尔格:《钢琴奏鸣曲》(Op.1)选段
王建中:《五首钢琴曲》之一《田园》选段
艾夫斯:《未回答的问题》选段
韦伯恩:《歌曲四首》(Op.12,No.4)选段
克劳福德:《迪阿风组曲》(No.4)第三乐章选段
达拉皮科拉:《囚徒》第四幕选段
勋伯格:《钢琴小品五首》(Op.23,No.5)选段
郭文景:《戏曲两则》之一《川剧青衣》选段
第七章 顺序关系
勋伯格:《钢琴曲三首》(Op.11,No.1)选段
韦伯恩:《管弦乐曲六首》(Op.6,No.3)选段
韦伯恩:《五乐章弦乐四重奏》(Op.5,No.5)选段
韦伯恩:《歌曲四首》(Op.12,No.4)选段
贝尔格:《沃采克》(Op.7)第二幕选段
贝尔格:《阿尔滕堡之歌》(Op.4,No.3)选段
巴托克:《为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所作》第二乐章选段
第八章 音级集合的补集
勋伯格:《钢琴小品五首》(Op.23,No.3)选段
韦伯恩:《歌曲四首》(Op.12,No.4)选段
高为杰:《秋野》选段
斯特拉文斯基:《三首弦乐四重奏小品》(No.3)选段
贝尔格:《沃采克》(Op.7)第三幕选段
陈铭志:《钢琴小品八首》之三《山歌》选段
巴比特:Post-Partition选段
高为杰:《秋野》选段
第九章 集合复合型结构
高为杰:《秋野》
贝尔格:《弦乐四重奏》(Op.3)
韦伯恩:《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四首小品》(Op.7)
第十章 音级集合分析案例选编
胡磊《等差关系的个性阐释及序列技术的空间化解读》(节选)
胡磊《对音级集合分析方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张震《“支柱”与“灵魂”韦伯恩〈五首管弦乐曲〉(Op.10)第五首分析》
张震《从勋伯格〈华沙幸存者〉(Op.46)看音级集合“相似性S型关系”》
张環《再看赵曦的〈热带鱼〉一也谈儿童钢琴曲创作的与时俱进》
附录一 音级集合基本型与向量表
附录二 子复合型Kh列表
参考文献
胡磊,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作曲技术理论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理论博士在读。主要从事和声及序列音乐的教学与理论研究。主要论文有《勋伯格<乐队变奏曲>的十二音处理与配器技术》、《严格的,还是自由的——关于音级集合分析时的截段取样》等。
张璟,主要从事音乐分析、音乐论文写作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出版学术专著《作为关联性整体的勃拉姆斯交响曲》和教材《音乐作品分析实用教程》,发表学术论文、音乐评论文和教学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