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针对当前中国优秀科普图书佳作评介开展的延续性工作。本书以第六届、第七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获奖的儿童科普图书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获奖图书的创作者、编辑出版者、读者为线索形成内容结构和叙述视角,根据他们各自在作品中所处的角色定位,深度挖掘优秀作品背后的故事,提炼创编思想理念和技巧经验,总结科普创作、编辑与评论之道。本书适合科普领域的创作者和编辑出版者,以及对科普作品感兴趣的社会人士阅读。
上篇好奇心的建筑师 点亮孩子心中的科学火花
导言/001
孕育生命一样孕育你
——《天工开物:给孩子的中国古代科技百科全书》作者手记/004
书写文明的创造者
——有关科学家纪实文学的一些思考/010
《实验室的魔法手册》创作手记/018
继承与传承科学精神
——回顾“高登义科学探险手记”诞生过程/024
科学图式化的创作尝试
——“太空地图”系列的创作体会/033
《中国轨道号》创作始末1041
鉴往知来,砺行致远,用画笔弘扬科学家精神
——《中国第一代航天人:梁思礼的故事》绘本创作手记/049
中篇编辑的魔法 为孩子设计更有趣的科学之旅
导言/061
……
李红林: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哲学专业博士,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创作与传播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主要方向为科学传播与普及的理论与政策、公民科学素质、科普创作等。主持或参与主持研究课题三十多项,发表学术论文五十多篇,出版著作《公民科学素质测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科学传播普及问题研究》等十多部。主笔及合作撰写专报获省部级领导批示十多项,获国家领导人批示一项。担任多本学术期刊编委、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