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基本内容之一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本书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就其内涵而言,不仅仅是指经济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文化的多样化和多元化、社会生活的城市化和美好化等,而且随着环境危机的全球化,生态环境的文明化和制度化也必然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向度之一。本书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运用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等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行系统分析,全面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以此探究新时期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启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生态文明的内涵及演变
一、生态文明相关概念的内涵
二、生态文明的历史演变
三、现代生态文明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第二章现代化进程中生态危机的衍生
一、生态危机是现代化发展的文明困惑
二、生态危机的实质与特征
三、生态文明的自省与自觉
四、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
第三章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文明思想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肖志远,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现为“十四五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新疆党建研究会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专家人才库成员、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经济安全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新疆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党的建设、国家经济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在《农村与生态环境学报》新疆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国家能源安全与生物质能资源利用研究》《绿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两部著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十余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暨马工程重大项目一项、“中国-丹麦”国际合作项目一项。
李红杰,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在读博士,法学硕士,主要从事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十三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等十五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