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读——现代文学阅读札记》用十四篇颇有见地的阅读札记,深度呈现了作者对现当代十余位大家经典作品的阅读感受,观点新颖,见解独到。对这些文学史上耳熟能详的作品与人物,比如鲁迅笔下的阿Q,沈从文笔下的萧萧,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以及莫言、曹禺笔下的诸多人物,作者均从时代的背景与人性的角度做了深刻分析,让阅读者对他们的命运与结局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背影》中对“父亲”内心的剖析打破了传统鉴赏的思维窠臼,极能引起共鸣。
中文系啊,中文系(代自序) /1
一 文本的细读与深读(代绪论) /1
二 《野草》:绝望与反抗绝望 /11
爱夜的心情 /11
反抗绝望的精神投射 /18
附录 /30
三 《阿Q正传》:文本的遥接历史与沟通现实 /40
分而治之 /40
“很满意” /43
各取所需 /45
“反低俗”反的是什么? /47
绝顶便宜 /50
附录 /53
四 《伤逝》:最清醒的现实主义 /73
附录 /84
五 现代经典散文教学札记二题 /95
朱自清《背影》的背影 /95
从三味书屋里那幅画说起 /99
附录 /102
六 《潘先生在难中》:启蒙立场与文学立场的错位 /106
启蒙的独断与障蔽 /106
文学何为? /111
附录 /116
七 《萧萧》:理论惯性与文本误读 /121
八 《骆驼祥子》:作者意图与效果的错置 /131
自身因素与个人命运 /131
虎妞形象的接受分析 /137
九 《倾城之恋》:爱的能力的缺损与“回归” /143
诗人和小说家的角色分殊 /143
白、柳姻缘:爱的能力的缺损 /150
流苏“走后”怎样? /158
附录 /166
十 《雷雨》:文本的缝隙、关捩与意义编码 /174
“三十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174
周朴园的“原罪”与“救赎” /179
十一 《哦,香雪》:一只铅笔盒的重量 /186
附录 /193
十二 《丰乳肥臀》:细读局部与细读整体 /197
小说如何“介入”现实 /197
整体结构与文化密码 /206
附录 /215
十三 王小波的“小说观”及其他 /225
外一章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重读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232
主要参考文献 /243
后记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