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歌有着深厚的根源,多少年来,山东民歌始终以它的生命力以及质朴的风格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一笔不朽的财富。山东民歌的题材非常广泛,它既具备了我国民族音乐的优良传统,又不失地方色彩,很好地体现了山东人民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创新能力。本书主要研究山东民歌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开篇介绍了山东民歌的相关概述,让读者掌握了山东民歌的基础知识。其次,对山东民歌的文化传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从教育的角度分析了山东民歌传承的策略。最后,本书从非遗保护和产业化视阈两个维度出发,论述了山东民歌的未来发展路径。
前言
第一章山东民歌的概览与特点解析
第一节山东民歌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山东民歌的主要体裁
第三节山东民歌的风格特点
第四节山东民歌的演唱特点
第二章山东民歌的文化传承
第一节民歌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第二节山东民歌的活态传承、文化记忆
第三节山东民歌研究与传承的代表人物
第三章山东民歌的教育传承
第一节力推山东民歌传承与学校教育的融合
第二节促进任课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三节开发山东民歌校本课程资源
第四节提升山东民歌传承的多方重视与支持
第四章非遗保护背景下山东民歌的社会价值与发展
第一节非遗保护背景下山东民歌的社会价值
第二节非遗保护背景下山东民歌的发展策略
第三节山东民歌发展的案例分析——以聊斋俚曲为例
第五章山东民歌的产业化探索
第一节民歌文化资源产业化的问题
第二节产业化视城下山东民歌发展的可行性和现状
第三节山东民歌产业化的创新探索
参考文献
任陆,首都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博士,中国音乐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会员、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德州市音乐家协会党委副书记、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考级高级指导教师,现任德州学院音乐学院教研室主任,德州学院附属第一实验小学校长。长期从事音乐教育学、音乐史学、地域音乐学研究。岳月,德州学院音乐教师,讲师。长期从事音乐教育、钢琴演奏与教学、音乐美育等相关领域研究。2007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钢琴演奏与教学专业硕士学位,先后在山东、辽宁、吉林等地多次成功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及双钢琴音乐会,并屡次在省部级钢琴比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