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等道家思想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的哲学、科学、文学等各大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用篆书抄写的名为甲本,用隶书抄写的名为乙本,更接近老子所书原典,方便大家更深人、更直观理解老子本义。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51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辑定“四书”,《论语》成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儒家经典。可以说,《论语》是儒家思想文化的重要核心载体是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孔子
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租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限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亂》《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