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1918~1926年广州政府与英国政治交涉的专题研究。20世纪20年代是中英关系中十分重要的转折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广州政府推行以国民外交为内容的革命外交,令英国政府遭受沉重打击,不得不改弦更张,酝酿对华新政策。本书围绕广州政府与英国政治交涉的主体内容关余问题和杯葛问题展开,试图通过相关研究,厘清中英交涉的基本脉络,展现广州政府国民外交的起源与发展,并揭示英国政府对华政策的转变轨迹。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概况
三研究方法、框架与创新点
四广州政府与英国交涉的主要途径与人员
第一章军政府时期的关余交涉
第一节关余问题的由来
一关税保管权与支配权的丧失
二关余问题的出现
第二节首次关余危机中的中英交涉
一关余危机的出现与平息
二中英双方立场与策略之分析
第三节南北和谈与军政府分获关余
一南北和谈与关余问题
二分拨关余的意义与影响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概况
三研究方法、框架与创新点
四广州政府与英国交涉的主要途径与人员
第一章军政府时期的关余交涉
第一节关余问题的由来
一关税保管权与支配权的丧失
二关余问题的出现
第二节首次关余危机中的中英交涉
一关余危机的出现与平息
二中英双方立场与策略之分析
第三节南北和谈与军政府分获关余
一南北和谈与关余问题
二分拨关余的意义与影响
第四节军政府重建后的关余交涉
一关余交涉的再起
二新银行团的成立与局势的逆转
三国民外交的萌芽
第二章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时期的关余交涉
第一节孙中山与苏俄结盟后关余交涉的再起
一孙中山与苏俄的结盟
二关余交涉的再起
第二节关余危机的爆发
一交涉的逐步深入与英国的反应
二国民外交的开端
第三节关余危机的缓解
一英国方面渐入困境
二广州政府有意和解
三关余交涉的尾声与影响
第三章国民革命高涨下对英杯葛运动的兴起
第一节沙基惨案前后的中英交涉
一省港罢工酝酿期间的中英交涉
二大本营关于沙基惨案的初步交涉
三国民政府成立后相关交涉的继续
四国民外交的发展
第二节单独对英杯葛的形成与英国的对策
一杯葛运动的起源
二单独对英杯葛的形成
三英国政府的对策
第四章中英解决杯葛问题的初次交涉
第一节国民政府试图解决罢工与港商的斡旋活动
一国民政府解决罢工方针的提出
二香港各邑商会联合会的斡旋活动
三斡旋活动失败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中英交涉的进行与破裂
一中英交涉的酝酿
二中英间的非正式磋商
三交涉破裂的原因
第五章中英解决杯葛问题的再次交涉
第一节中山舰事件前后的中英交涉
一布勃诺夫使团与取消罢工方针的提出
二中山舰事件前的中英交涉
三交涉的继续与停顿
四交涉停顿原因探析
第二节解决杯葛问题的正式谈判
一国民政府解决罢工杯葛的准备
二英方关于谈判方针与策略的讨论
三谈判的进行与停顿
四谈判无果而终的原因
第六章北伐与杯葛运动的结束
第一节中英双方策略的转变
一远东局使团与国民政府策略的转变
二英方有限武力策略的制定
三英方强泊西堤和国民政府的应对
第二节产销税的征收与杯葛的结束
一产销税方案的提出与英国的对策
二产销税的征收与杯葛的结束
结语
一国民外交的贡献与不足
二中英交涉的特点与趋势
参考文献
中外人名对照表
人名索引
后记
徐静玉1972年出生于江苏省沭阳县。1991年毕业于淮阴师范专科学校历史系,1998年获扬州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今任教于南通大学,现为南通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已在《党史研究与教学》《社会科学辑刊》等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曾参加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研究工作,目前主持教育部项目一项:20世纪20年代的中英关系研究一一以政治交涉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