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40多年学术论文的汇集,内容涉及历史学、经济学、哲学等各个领域。在历史理论方面,内容涉及所有制、社会形态、亚细亚生产方式、前资本主义公社。中国古代史研究方面,内容涉及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与土地制度变迁、国家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古代的商业与抑商政策以及一些具体史学问题。在哲学与史学理论方法论方面,内容涉及哲学认识论、史学研究的本质、中国传统史学的宗教职能、汉字古籍的数字化。在灾荒史与史学计量研究方面,内容涉及西北灾荒史、历史事物的模糊数学分析。在政治经济学研究方面,内容涉及两大部类生产之间关系、积累与消费之间关系。在这些方面,作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自序
五种社会形态说的逻辑缺陷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形态演化思想
所有制的本质与起源
历史视野下的公有制
论前资本主义公社的本质特征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讨论的回顾与展望
也论规律——同王和、周舵同志讨论
论“历史研究”——统万城考察札记三则
历史研究中的三重主客体关系
中国传统史学的宗教职能及其对自身的影响
论国家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唐宋社会经济结构变革
析“田”
“爱田(辕田)”新解
战国授田制试论
《管子》所反映的土地制度
论商鞅田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