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华语电影叙事的文化身份
收藏
评价
华语电影叙事的文化身份
商品编号:8176010
ISBN:9787576832143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陈明华著
出版日期:2025-01-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J904
页数:184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
购买数量:
-
+
库存:18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36.75 (4.9折)
原价:¥75.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本书以获奖华语影片为例,以文化研究的视角,从具体的文本话语环境、叙事本体和接受对象出发进行文化认同的解析。综合跨文化语境下不同的叙事文本和批评文本,以比较的视野来审视华语电影叙事中所涉及的文化身份问题,从而考察身份建构的复杂层次话语系统和各种关系。通过梳理好莱坞电影中华人身份的变迁检索和确证华语文化在他者视域中的改写,并以获奖影片意义与价值的“增值”与“贬损”为切入点,阐释空间的复杂性,总结出华语电影叙事和华语电影身份建构中可供借鉴的经验。
导论
第一章 华语电影叙事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境遇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动力
第二节 理性面对好莱坞对本土电影的倾轧与遮蔽
第三节 华语文化圈的电影体制改革及文化资源整合优势
第二章 文化认同的可能与限度
第一节 文化认同概念的厘定与多重主体的解析
第二节 华语电影本土化救赎的方向性选择
第三章 华语电影的本土突围、坚守、迷失与憧憬
第一节 华人身份的输出及其在西方电影叙事中的变迁
第二节 第五代电影人“反思”的建构与西方“遥想”的巧遇
第三节 第六代电影人非主流的突围与认可
第四节 小众叙事的文化拯救
第五节 香港电影的殖民历史境遇记忆与文化根性的碰撞
第六节 台湾电影的历史境遇与当下文化身份的迷失与抉择
第七节 以李安的影片为个案探寻华语电影的跨国叙事范式
第四章 华语电影叙事文化认同的多重错位
第一节 第五代民俗叙事的“视界”差异
第二节 第六代影像的文化转型
第三节 华语大片的繁华与陷落
第四节 “大腕”冯小刚的“世俗”之争
第五节 主旋律影片的转型发展
第六节 内地与港台电影错位的寻根之旅
第五章 亚洲新电影叙事风格的省察与借鉴
第一节 越南电影的抒情格调与跨界审视
第二节 日本电影的文化传承与多元表达
第三节 印度电影的异军突起
结论 走向华语电影叙事开放、宽容和多元的未来
参考书目
陈明华,男,内蒙古通辽人,文艺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肇庆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广东中国文学学会理事。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