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紧贴新入职护士及规范化培训护士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充分结合神经内科护理实践教学特点,旨在提高神经内科新入职护士及规范化培训护士的临床快速适应能力。本教材分为神经内科临床常见专科知识和神经内科常见专科技能两大块,包括神经系统功能评估、常见检查、药物知识及常见症状、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应急预案及评估工具等内容。本教材贴近临床,可借鉴性及操作性强,非常适合神经内科新进护士、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护士、轮科护士阅读使用。
第一篇 专科理论篇
第一章 神经系统功能评估
一、病史采集
二、意识水平评估
三、瞳孔评估
四、肌力评估
五、反射评估
六、脑神经功能评估
第二章 神经系统常见症状及护理
第一节 意识障碍
第二节 认知障碍
第三节 头痛
第四节 痫性发作和晕厥
第五节 视觉障碍
第六节 听觉障碍
第七节 构音障碍
第八节 瘫痪
第九节 肌萎缩
第十节 共济失调
第十一节 躯体感觉障碍
第十二节 不自主运动
第十三节 尿便障碍
一、排尿障碍
二、排便障碍
第十四节 颅内压异常
第十五节 脑疝
第三章 神经内科常见的辅助检查
第一节 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
一、腰椎穿刺
二、脑脊液检查
第二节 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
一、头颅X线检查和脊柱X线检查
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四、磁共振成像
第三节 神经电生理检查
一、脑电图
二、脑磁图
三、诱发电位
第四节 头颈部血管超声检查
一、颈动脉超声检查
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第五节 放射性核素检查
一、SPECT
二、PET
第六节 脑、神经和肌肉活组织检查
一、脑活组织检查
二、神经活组织检查
三、肌肉活组织检查
第七节 基因诊断技术
一、基因诊断常用的技术和方法
二、基因诊断的临床意义
第四章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
第一节 脑梗死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措施
四、护理问题
五、护理措施
第二节 脑出血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措施
四、护理问题
五、护理措施
第三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措施
四、护理问题
五、护理措施
第四节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措施
四、护理问题
五、护理措施
第五节 化脓性脑膜炎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措施
四、护理问题
五、护理措施
第六节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措施
四、护理问题
五、护理措施
第七节 急性脊髓炎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措施
四、护理问题
五、护理措施
第八节 癫痫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措施
四、护理问题
五、护理措施
第九节 帕金森病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措施
四、护理问题
五、护理措施
第十节 视神经脊髓炎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措施
四、护理问题
五、护理措施
第十一节 重症肌无力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措施
四、护理问题
五、护理措施
第十二节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措施
四、护理问题
五、护理措施
第十三节 阿尔茨海默病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措施
四、护理问题
五、护理措施
第十四节 不宁腿综合征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措施
四、护理问题
五、护理措施
第十五节 肝豆状核变性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措施
四、护理问题
五、护理措施
第五章 神经内科常用药物
第一节 脱水药
第二节 抗血小板药、抗凝药
第三节 血管扩张药
第四节 改善循环、护脑、营养神经药
第五节 护胃止呕药
第六节 抗病毒药
第七节 抗菌药
第八节 激素
第九节 抗癫痫药
第十节 抗震颤麻痹药
第二篇 专科技能篇
第六章 神经内科专科护理操作技术
一、留置针静脉输液
二、氧气雾化吸入
三、输液泵的使用
四、动脉血标本采集
五、经气管切开吸痰
六、压力性损伤的护理
七、患者约束法
八、胰岛素笔的使用
九、鼻饲
十、留置导尿
十一、PICC维护技术
十二、基础生命支持
十三、成人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十四、口咽通气管的安置
第七章 神经内科常见不良事件与应急预案
一、火灾
二、停电
三、标本采集错误
四、跌倒
五、患者坠床
六、过敏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