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礼法体系的根本法,以“大经”为理论根基,以“大法”为制度形态。“大法”高于律令层级,足以约束天子以至于庶人。本书以儒家思想作为核心,倡导“礼法合一”,将古代的“礼”与“法”结合起来,不断演变成为我国独具历史特色的丰富、完整和周密的法律传统。礼法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不仅对中国古代法制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现代法治建设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东汉“国宪”《白虎通》,是早期中国“大法”之典范,其制度原则成为历代王朝之纲纪。本书试考证《白虎通》的文本结构,抽绎其法理内蕴,探讨其深远影响。
绪论《白虎通》是什么001
一、《白虎通》的研究及问题003
二、礼法视野下的《白虎通》010
第一章从历史到文本019
一、白虎观会议与《白虎通》020
二、《白虎通》的流传、版本与体例028
第二章礼法的自然世界041
一、自然世界之名042
二、自然世界之行062
三、人事取法五行086
第三章礼法的政治世界103
一、纲纪:人伦秩序的建立104
二、正名:身份与权力的确定122
三、受命:天子与天地的沟通133
四、分封:王者之制的内与外159
第四章礼法的制度世界187
一、《白虎通》的国家制度189
二、《白虎通》的社会制度203
结语261
参考文献267
曹勤,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史学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文史版)主讲专家,主要从事秦汉法制史研究,长期致力于传统法文化课程的讲授、历史文化读物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