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创作思潮流派、重点作家作品、焦点热点前沿问题等作为研究对象,建构起中国儿童文学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双向坐标,系统考察中国儿童文学“现代性”“诗性”“经典性”等本体性问题。既有对文学史定评之作的“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又有对儿童文学新人新作创造性的敏锐洞见,更有对儿童文学诗性品质与儿童精神生命自洽性的深入研究。
第一章 多元建构的儿童文学理论
一 诗性品质与儿童成长的自洽
二 对一种文体合理合法性的“确认”
三 成人表达“儿童”的多种可能
四 死亡作为成长的一种固化与超越
五 透视网络儿童文学的正负文化价值
六 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现实困境
第二章 经典文本的现代性阐释
一 经典抑或难题:重读叶圣陶的《稻草人》
二 “她的眼泪比我的同情高贵得多”重读萧红的《手》
三 儿童文学的形式尊严:重读梅子涵的《蓝鸟》
四 真实性是否可以寡淡重读毕淑敏的《同你现在一般大》
五 神性在后现代的复魅重读残雪的《饲养毒蛇的小孩》
第三章 非虚构文学的诗性正义
一 童心带来的诗性正义
二 灾难作为文学之“钙”
三 母子心灵成长的“共生”状态
四 敬畏儿童丰富的痛苦
五 表达童年文化生态的一种方式
六 非虚构的呢喃
第四章 创造性想象的童话世界
一 用白云一样的目光关爱孩子
二 可贵的游戏精神:刘海栖的《扁镇的秘密》
三 文学湘军多姿多彩的童话梦
四 悲喜交织构筑真实的人性世界
五 给儿童一个安放心灵的快乐家园
六“创造性的想象与野心”
七 替花蕾表达愿望
八 一场爱的“确认”赛
九 实现梦想与超越自我
第五章 凝望动物的文学目光与叙事伦理
一 寻求动物小说的多种叙事策略
二 每一个词语都参与了生命的诞生
三 奇幻动物小说创作的新突破
四 动物文学的品格在新世纪的叙事转型
第六章 扎根黑土地的强劲文学生命
一 自然天成的智性韵语写作
二 森林王子正侧耳聆听自然的声音
三 追求具有中国质感的儿童小说创作
四 在童真与自然中游走的儿童诗
五 王位寓言的哲思与理趣
六 纯朴与感动是谢华良文学世界的底色
七 一个闪闪发光的儿童文学作家窦晶
八 向着明亮那方发展的吉林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