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海闻教授多年来有关经济问题发表的文章、演讲和采访稿的合集。
全书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影响中国经济短期波动的因素和长期增长的潜力;第二部分围绕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探讨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经济发展和如何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第三部分主要谈改革与开放,涉及具体行业的改革建议以及如何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第四部分关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探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解决三农问题和消除贫困中的作用;第五部分讨论产业,强调专业化和规模经济,探讨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第六部分讨论创新创业,论述了企业家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第七部分讨论经济学理论的重要性和中国经济学人的历史责任。
本书展现了作者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的深刻洞察,不仅具备很高的学术价值,更拥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对于读者理解当今中国与世界经济现状、了解经济发展规律、把握中国未来走向等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论宏观经济001
剖析中国的通货紧缩
(2000年7月)003
中国经济的发展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004年11月)007
经济高速增长至少还有二十年
(2006年9月)010
我们需要“新城镇建设”
(2008年4月)014
复苏之路前景难料
(2010年3月)019
中国未来二十年: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
(2012年3月)022
新一届政府领导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
(2013年4月)042
我对中国经济不悲观
(2014年7月)053
经济新常态下的“三大转变”
(2015年1月)062
……
他是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讲席教授。他主讲的《经济学原理》是最受北大学子欢迎的启蒙课程之一。他撰写的《国际贸易》是经久不衰的经典教材。他曾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等国内外嵿级学术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荣获美国李氏基金会“杰出成就奖(经济)”、“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学术奖项。
他参与发起成立了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并担任过三届理事和一任会长。他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创始人之一,还创办了北大深圳商学院(现汇丰商学院)和北大汇丰英国校区,开启了北大商学教育新篇章。他创办了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组织翻译和编写了一系列经济学丛书,发起组织了中国经济学年会并担任了20年的理事长。
他曾担任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原卫生部政策与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等社会职务,用经济学理论知识,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践行了“经世济民”的初心使命。
他是本书的作者——海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