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史论”“传奇”“现场”“地方”共四辑三十多篇历史、文学、文艺作品的评论文章。
作者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艺术的研究与批评,多年来,针对相关的文学史与文学现象、艺术与文化热点以及地方艺术文化建设等问题形成了丰富的解读和认识,在诸多学术报刊和学术研讨中发表了大量卓有见地和影响力的批评与理论文字,许多文章和观点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本书所收录的是作者近些年来发表文字和演讲的撷英,从中足以见到作者在文学艺术理论与批评上的新见、己见和灼见。
辑一 史论
文化传播:基于文化自信的国家战略
微时代、微文化与微批评
新媒体与新批评:网络文学批评的“诗性”理解
“诗性”的文学与批评的“诗性”
社会转型与文学传统——以大众文化背景下的网络传奇为例
“诗性批评”:文学研究的传统与发展
隐喻·主题·记忆——论张爱玲小说的政治叙事
论文学阅读中的审美心理需要
武侠小说批评二题
辑二 传奇
从“新小说”到“五四小说”——传奇叙事与中国现代小说叙事发端
“历史中间物”——鲁迅《故事新编》中的传奇叙事
《边城》的传奇叙事——重读《边城》兼论沈从文小说叙事的“中国经验”
“滚滚红尘”中的“新传奇”——论张爱玲的“传奇”理念
“自己的文章”的背后——张爱玲《传奇》的政治叙事
常与非常:张爱玲《传奇》叙事之结构模式
“不能挣脱时代的梦魇”——论张爱玲《传奇》叙事的心理时间模式
论“新感觉派”小说的传奇叙事
中国现代“革命叙事”的“传奇”取向
辑三 现场
“非虚构写作”:可以追问的“文学可能性”——从《人民文学》的“非虚构”说起
理性的思辨与自然的世界——评鄢然《残龙笔记》的成长叙事
新世纪文学中女性青春写作的“异质”化误区——以徐坤、张悦然的两部短篇小说为例
论港台言情小说“穿越时空”的创新叙事——以席绢的《交错时空的爱恋》为例
“梦”与“非梦”之间——“韩剧”叙事模式解读一种
从《私人订制》看冯小刚的雅俗困境
电影赏析与批评三题
辑四 地方
“人的尊严”与“文学的尊严”——评杨廷玉的长篇小说《尊严》
温度 真实 自然——读钱万成的文字
小叙事与大写意——老羿小长篇《桃园遗事》的个人解读
童心 想象 隐喻——关于《巨虫公园》的三个关键词
三个关键词,三个维度的叙事——读长篇历史小说《皇天后土》
一部壮美的史诗——评李发锁长篇报告文学《围困长春》
长春的往事 历史的记忆——看大型纪录片《长春往事》
新世纪文学批评与吉林文学话语
吉剧的创新发展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