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析了植物和节肢动物群落的分类多样性、功能性状和功能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在4种土地管理方式下(生长季放牧、春夏放牧、刈割和围封)的变化,并探究了植物和节肢动物多样性、土壤因子和草地生产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土地管理和降水年际波动对植物和节肢动物生产力直接和间接(通过调节植物和节肢动物多样性)影响的相对重要性。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1.2BEF研究的发展
1.2.1BEF领域一些关键的理论和假说
1.2.2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1.3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
1.3.1多功能性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1.3.2多功能性的量化
1.4功能多样性
1.4.1功能多样性比物种丰富度对生态系统功能的预测能力更强大
1.4.2功能群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
1.4.3功能多样性的量化
1.4.4功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研究
1.4.5合适的功能性状的选择
1.5土壤微生物和动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1.6不同土地管理方式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1.7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王欣禹,女,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开展多营养级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研究,重点关注土壤线虫和土壤微生物微食物网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10项。在Ecological Applications, Ecological Indicators、Plant and Soil、Ecosystems等主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7篇,授权专利1项。兼任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学会副秘书长。曾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