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秉承董仲舒今文经学之风范,立足公羊家经典却不拘泥于章句训释,基于“亲亲、尊尊”原则,挖掘从“门内之治”的“恩揜义”推扩于“门外之治”的“义断恩”,进而实现“君天子”“臣诸侯”的“大一统”治理脉络,勾勒出王权天下封建制、皇权时代郡县制的精神基础,凸显出秦至汉初统一帝国实施郡县制、分封制的政治纠结与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梳理出从李斯变革、“燔书坑儒”、《削藩策》,到“推恩令”、劝以利禄的历史选择过程。在公羊家“元年春,王正月”“三世异辞”的叙事结构中,强化以历史认知的维度,阐发“存二王之后”以“通三统”的古代政治文明优秀传统,使“大一统”的内涵充实饱满。
引言“天下一致”
一、“定于一”
二、天下一致而百虑
三、亲亲、尊尊的语义追寻
卷一亲亲“分封”:消解“天下共主”
一、嫡庶之分,宗法之制
二、“褒有德”“尊勤劳”
三、“私其土,子其人”?
四、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卷二“郡县”尊尊: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
一、“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二、“亲亲之杀”“尊贤之等”
三、究竟是谁的大一统?
四、“大一统”最有效的组织方式
五、“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六、“天下之端,自涉发难”——掀开平民政治的历史
卷三从李斯变革,到《削藩策》、“推恩令”——大一统政体已经在路上
一、“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二、汉家江山“郡国两制”
三、铁腕晁错:“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
四、主父偃的温柔“推恩”
……
余治平,复旦大学哲学博士(200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后(2005)。现为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董仲舒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中华君子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董仲舒传世文献考辨与历代注疏研究”首席专家,上海领军人才,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委员会会长,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顾问,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理事、学术部学术委员。香港中文大学、德国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柏林自由大学、日本北九州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术成果“重要转载来源作者”(中国人民大学,2017)。已出版《唯天为大》、《忠恕而仁》、《董子春秋义法辞考论》、《春秋公羊夷夏论》、《春秋终始》(一作)、《董子春秋大一统申义》、《周公酒诰训》、《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哲学概念系统引校》、《哲学的中国本土化叙事》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