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采取了不同于以往从哲学角度出发来研究和理解系统观念的思路,选择了从自然科学的视角,通过复杂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理解、认知和证明提出系统观念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全书大胆地运用跨学科研究,大量使用自然科学的研究语境和范式来解构人文社会科学中的系统观念,并通过类比、联想等方式深化了对系统观念的认知性阐释,力图将人们理解坚持系统观念的思维从以哲学方式入手转移到复杂系统科学中,进而能够通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具体的自然科学现象来理解和阐释什么是系统观念以及为什么要坚持系统观念。全书大量运用了系统动力学、分形几何、规模法则等自然科学专业性概念,又从中国传统文化和系统科学交叉研究的角度创新性地与系统观念的方法论进行了融合,并耐心地通过将这些专业性概念系统化地集成在一起,使读者能够在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视角下反复观察系统观念背后的科学逻辑的同时洞察到坚持系统观念本身的科学性,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更好认识历史发展逻辑、把握治国理政规律,做到统筹兼顾、综合施策,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具有重要参考借鉴意义。
引言1
第一章复杂:万物普遍联系的作用机制19
一、主体聚集:复杂系统构成单元的行为逻辑22
二、标识:主体聚集分类的引导机制25
三、非线性:主体之间复杂关系的数学描述27
四、流: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介质31
五、多样性:系统生态建构的基础条件34
六、内部模型:系统对环境做出反应的认知框架37
七、积木:系统内部模型的变形组合42
第二章关楗:四两拨千斤的杠杆点47
一、存量—流量的数值与结构50
二、存量—流量控制的缓冲器与稳定器54
三、联通存量与流量的反馈回路57
四、系统从输入到输出的时间延迟63
五、目标是一个有效的指挥棒69
第三章反馈:系统内外交互影响的路径75
一、增长极限:增强回路作用受限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