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历史学家吕思勉所写的三国题材普及读物,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从史学角度对三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物、事件、战争及地理环境,与三国文学中塑造的内容作了细致区分,对许多重大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辨析,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其学术论证一丝不苟,专业严谨,同时行文浅显朴实,绝无晦涩难懂之嫌。此外,本书还收录了吕思勉在《三国史话》之外论述三国的12 篇文章,对正文内容加以补充,可使读者更为清晰完整地了解三国历史。         
         
             
               
	一、楔子
	二、宦官
	三、外戚
	四、黄巾
	五、历史和文学
	六、后汉的地理
	七、董卓的扰乱
	八、曹操是怎样强起来的
	九、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十、袁绍和曹操的战争
	十一、赤壁之战的真相
	十二、刘备取益州和孙权取荆州
	十三、替魏武帝辩诬
	十四、从曹操到司马懿
	十五、替魏延辩诬
	十六、姜维和钟会
	十七、孙吴建都南京
	……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史学家。其治学严谨而又讲求贯通,既有宏阔的学术视野,又有切中时代命题的现实关怀。历史学家严耕望将其与陈寅恪、钱穆、陈垣一起誉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吕思勉先生在通史、断代史和专门史领域均有经典著作传世。其著作主要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等通史两部,《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著中国近代史》等断代史五部,以及《先秦学术概论》《经子解题》《中国民族史》《理学纲要》《史学与史籍》等。另外,其还写有大量历史通俗读物和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