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和稻田系统甲烷排放:排放源、量化分析、减缓措施及度量指标》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涉及:①农业甲烷(CH4)排放的源和汇;②CH4排放的量化;③CH4排放的减缓措施;④量化CH4排放影响的指标。农业领域大部分的CH4排放来自由反刍动物胃肠道微生物介导的发酵过程,约占全球人为CH4排放量的30%。动物粪便和其他有机废弃物的厌氧消化,同样涉及微生物群之间复杂的新陈代谢作用,其CH4排放量约占全球人为CH4排放量的4.5%。与此同时,稻田系统的CH4排放量约占全球人为CH4排放量的8%。全球CH4排放大部分被大气和土壤中的甲烷汇所抵消。大气汇指的是CH4在对流层和平流层中与氢氧自由基(OH)和氯自由基(Cl)发生化学反应而降解,这一过程占全球甲烷汇的90%到96%。土壤降解的CH4占4%-10%。海洋对大气中的CH4起到了小规模甲烷汇的作用。
序言
致谢
甲烷报告的编制过程
多阶段评审程序
畜牧业环境评估与绩效合作伙伴关系
缩略语
执行摘要
引言
第1部分 农业甲烷排放的源和汇
1 甲烷排放的来源
1.1 反刍动物及其胃肠道甲烷的生成
1.2 微生物厌氧生态系统产甲烷的生化过程
1.2.1 瘤胃甲烷的生成
1.2.2 粪便
1.2.3 土壤
1.3 粪便储存过程的甲烷排放
……
董利锋,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博士后”,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2015年博士毕业于英国农业部农业食品与生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畜牧业低碳减排、反刍动物生理健康营养等工作。主持项目:科技部“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联合国粮农组织技术合作项目(国际重点项目)等10余项。发表国内外论文40余篇,研究成果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十大技术模式”、中国农业科学院“2021年十项重大科技产出成果”“2021年十项重大科学发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