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中子星物理领域的学术专著。中子星PSR J0740+6620是迄今发现的质量最大的中子星,其相应前身中子星的理论研究对于理解中子星的历史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前身中子星PSR J0740+6620的巨大质量对物态方程具有很强的约束作用,进而会影响前身中子星的性质。本书利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研究了核子耦合参数、超子相互作用、温度和超子在饱和核物质中的势阱深度等因素对前身中子星PSR J0740+6620的性质、转动惯量及表面引力红移的影响。
本书可供核天体物理学领域的老师及研究生阅读,也可供原子核、基本粒子、天文学等相关领域的工作者参考。
1前身中子星的计算理论
1.1前身中子星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
1.2前身中子星的质量和半径
1.3前身中子星的转动惯量
1.4前身中子星的表面引力红移
1.4.1强场中一个原子的完整性
1.4.2一般静态场的红移
参考文献
2核子耦合参数对前身中子星PSR J0740+6620的影响
2.1核子耦合参数对前身中子星PSR J0740+6620性质的影响
2.1.1计算理论和参数选取
2.1.2前身中子星PSR J0740+6620的半径和中心重子密度
2.1.3前身中子星PSR J0740+6620内部的介子场强和中子、电子的化学势
2.1.4前身中子星PSR J0740+6620内部的能量密度和压强
2.1.5前身中子星PSR J0740+6620的重子相对密度
2.1.6总结
……
赵先锋,1969年4月出生,博士,西南石油大学理学院教授。2007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获博士学位。2003年4月至2007年10月,任教于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基础课部;2007年11月至2015年3月,任教于滁州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物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2015年4月至今,在西南石油大学开展核天体物理研究及大学物理的教学工作。多次赴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合作开展中子星领域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C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检索40余篇),撰写学术专著2部,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3项、校级科学研究项目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