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马克思论性别与家庭 批判性研究
收藏
评价
马克思论性别与家庭 批判性研究
商品编号:8047943
ISBN:9787214295026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 (美)希瑟·布朗 胡大平,张云龙 编 杨冰郁 译
出版日期:2024-10-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A811.64
页数:231
册数:1
大约重量:500(g)
购买数量:
-
+
库存:3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40.56 (5.2折)
原价:¥7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本书尝试对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以及他关于摩尔根、梅恩、兰格等人的笔记中涉及性别与家庭的部分进行批判性研究,同时引述诸多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学者的研究视角,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评估了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之间的相关性。虽然马克思关于性别和家庭的著作并非所有方面都适用于今天,有些还带有19世纪思想的局限性,但这些文本提供了关于性别和政治思想的重要见解。虽然马克思关于性别的文章在总体写作中占比较少,也没有发展出系统的性别和家庭理论,但他将性别视作理解劳动分工、生产和一般社会的一个基本范畴。本书作者认为,马克思对性别和家庭的讨论范畴实际上远远超出了公共领域中作为工厂工人的女性。马克思注意到资产阶级家庭中持续存在的压迫,并提出必须建立一种新的家庭形式。此外,马克思还看到了妇女在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中展现出的关键作用,因而他开始重视并支持妇女在工作场所、工会和国际社会中要求平等的要求,他意识到女性的解放同样是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的重要力量。尽管马克思关于人类学的笔记不加修饰,也不完整,但其意义尤其重大,因为马克思通过对摩尔根、梅恩和兰格的批判,相当直接地指出了家庭在历史上的发展特征。此外,马克思对辩证法的使用是对女性主义和一般社会研究的重要方法论贡献,因为他认为性别是变化和发展的主体,而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第一章 绪论
对马克思女性主义理论的再评价与发展
本书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关于性别与家庭的早期著作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迪·斯蒂法诺,唯意志论与超越论
克服阶级化(等级化)的二元论
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
马克思与人性
劳动和异化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性别篇
异化与性别
女性主义理论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粗鄙的共产主义、私有财产和妇女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女性异化
生产方式与历史进程
家庭与阶级社会
论“资产阶级家庭”
异化、资产阶级道德观和自杀
……
作者简介:希瑟?布朗(Heather A. Brown),美国西菲尔德州立大学政治科学助理教授,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者,主要研究兴趣为现当代政治思想,尤其涉及性别、种族与阶级交叉领域。译者简介杨冰郁(1973-),女,博士,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话语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方面的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出版著作1部,著作入选2019年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文库,获得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21年)。出版教材2部。发表各类期刊论文多篇,其中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被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