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自我观”这一话题,探讨了中国近代自我观的转型过程以及现代新儒家的兴起过程。全书由绪论、中国传统自我观的现代转型、梁漱溟的自我观等六部分构成,结合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探讨自我问题的相关文献,梳理了中国近代自我观的发展演变过程,理性指出近代个人观、自我观研究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然后结合现代新儒家早期代表人物梁漱溟、张君劢和熊十力针对“自我观”问题的相关论述,论述了中国思想史的近代转型过程,以促进对新儒家学派的重新认识。
"绪论
第一章 中国传统自我观的现代转型
一、传统中国的自我观
二、二十世纪初传统自我观的裂变
三、新文化运动时期感官功利主义个体自我观的形成
四、感官功利主义个体自我观带来的道德困境与时人之对策
第二章 梁漱溟自我观之研究
一、梁漱溟早年思想历程
二、东西文化论争中的自我观重建
三、印度、中国文化的重释与功利主义自我观批判
第三章 “科玄论战”再审视与张君劢自我观之研究
一、“科玄论战”:一段学术史回顾
二、“科学”的三重面向:权势话语、知识论和世界图景
三、科学派人生观之典型:吴稚晖的“科学的人生观”
四、别“自我”与“非我”——张君劢对还原论的抵制
第四章 熊十力自我观之研究
一、“矛盾”的哲学家熊十力
二、熊十力的“证人之学”——理解《新唯识论》的一个视角
三、道德化世界图景与超越性自我观的重建
结论
一、自我观重建与现代新儒家的崛起
二、新儒家对抗虚无主义的两条道路
参考文献"
王斐,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中共党史。编著《思政课:抗战史观这样讲》(广西师大出版社,2022年7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