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字义疏证》通过自设宾主问答与“字义疏证”的方式,援据经言,考镜源流,对理、天道、性、才、道、仁义礼智、诚、权等传统哲学概念“比类合义”,附以己见,对老庄之道、释道之论、程朱理学、阳明心学等往昔思想,皆有所挖掘、总结和批判,进而提出了“圣人之道在六经”“以词通道”“理存于欲”的新学说,既是对古代社会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新时代市民阶层生活的情感表达和理性诉求。
本次对《孟子字义疏证》的解读,将全书三卷全部收录,按照“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的具体要求,予以导读、注释和点评。
导读
一、生平事迹(3)
二、思想学说(9)
三、历史地位及影响(25)
四、版本介绍与校点说明(33)
孟子字义疏证
序(39)
卷上(50)
理(50)
卷中(164)
天道(164)
性(188)
卷下(261)
才(261)
道(286)
仁义礼智(313)
诚(339)
权(350)
主要参考文献(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