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区域陆地碳收支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收藏
评价
区域陆地碳收支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商品编号:8039639
ISBN:9787522625324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者: 朱先进 无 译
出版日期:2024-08-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X511
页数:224
册数:1
大约重量:500(g)
购买数量:
-
+
库存:10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54.18 (6.3折)
原价:¥86.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碳在生物代谢及气候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准确评估碳收支可以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理论支撑。本书梳理了地球碳的储存状态及其循环过程,揭示了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并就主要碳收支分量的评估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可为陆地碳收支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本书就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人为干扰碳输出、陆地碳汇的区域评估开展了实证分析,同时揭示了全球农田碳输出量及其强度的时空变化,可为区域碳收支评估提供实践认知。
本书可以为生态学、环境科学、大气科学等专业的研究生及科研人员开展碳循环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以为政府管理部门开展区域碳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前言
第1章 人类活动与碳循环
1.1 碳的赋存形式及分布
1.2 碳循环过程
1.3 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
1.4 区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
1.5 小结
第2章 区域陆地碳收支评估的基础理论
2.1 GPP区域评估的理论基础
2.2 ER区域评估的理论基础
2.3 NEP区域评估的理论基础
2.4 HCT区域评估的理论基础
2.5 陆地碳汇区域评估的理论基础
2.6 小结
第3章 基于空间降尺度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时空变化
3.1 空间降尺度概述
3.2 模型简介
3.3 数据分析
3.4 基于空间降尺度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AGPP的时空变化
3.5 基于空间降尺度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AER的时空变化
3.6 基于空间降尺度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ANEP的时空变化
3.7 讨论
3.8 小结
第4章 中国陆地人为干扰碳输出的时空变化
4.1 数据分析方法
4.2 中国陆地HCT的时空变化
4.3 辽宁省陆地CCT的时空变化
4.4 吉林省陆地CCT的时空变化
4.5 黑龙江省陆地CCT的时空变化
4.6 河北省陆地CCT的时空变化
4.7 讨论
4.8 小结
第5章 区域陆地碳汇评估的新实践
5.1 研究方案
5.2 辽宁省陆地碳汇的时空变化
5.3 沈阳市陆地碳汇的时空变化
5.4 吉林省陆地碳汇的时空变化
5.5 河北省陆地碳汇的时空变化
5.6 碳汇评估不确定性分析
5.7 小结
第6章 全球农田碳输出量及其强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6.1 数据来源及分析
6.2 全球CCT的时空变异
6.3 高分辨率全球MCT的时空变异
6.4 讨论
6.5 小结
参考文献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