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在中国各大城市掀起了一股“留美热”,这一浪潮至今仍未消退,美国仍然是中国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地。然而,与公费出国的上一代留学生不同,新一代中国留学生不再是极少数的文化和学术精英,他们来自经济条件较好的中产阶级家庭,能够自掏腰包去美国读本科,既怀揣着通过国际化教育在全球舞台大展宏图的野心,却也因中美两国在教育体制、文化观念和社会规范上的差异而深感焦虑。
为了深入探究中国留学生“雄心勃勃且忧心忡忡”的原因,马颖毅马颖毅教授历时7年,深入美国50多所高校和中国的9所高中,通过507名留学生的调研样本和108位亲历者的讲述,以详实的数据和真实的材料勾勒出新一代留美中国本科生群体的多元面貌,呈现了他们的家庭背景、教育轨迹、留美时的收获和困惑以及毕业后的打算,还原了90后、00后一代成长的体验与困惑。
中文版序
致谢
第一章雄心勃勃,忧心忡忡:在美国的中国本科生
第二章小别离:留学成为中国城市新的教育福音
第三章“从哈喽到哈佛”:通往美国高等教育之路
第四章中美教育体系探索与比较
第五章保护性隔离:中国学生自己玩
第六章大学的专业选择、理由和困境
第七章三思而后言:课堂参与的真正难题?
第八章留学生的变化与反思
第九章留下还是回国:这是一个问题
第十章关于中国本科生,美国高等教育需要知道的事
附录研究采取的方法
注释
参考文献
译后记
马颖毅 2000年南京大学英语学士毕业,随后留学美国,2007年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雪城大学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项目的非驻地高级研究员。研究领域涉及教育、移民、人才流动等。《留学的孩子》出版后赢得了美国比较与国际教育协会高等教育最佳图书奖,以及美国社会学协会布迪厄图书荣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