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来,罗新老师陆续撰写了多篇“与专业反思有关”的学术随笔,反映他对历史、历史学和史学工作的思考。《有所不为的反叛者》是这些思考的结晶。
本书用诸多个案讨论了历史学家的美德、史料的运用、历史叙述的多样及其背后的原因、历史的记忆与遗忘、民族主义史学的克服、古代民族的起源传说、华夏文明西部边界的进退、帝国体制的内外轻重等问题,以历史学家的方式质疑传统历史论述,示范了一种健康的看待和解释历史的态度、方法。
历史学家的美德
历史学家的时代责任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
一切史料都是史学
遗忘的竞争
当人们都写汉语时
走出民族主义史学
世上本无黄种人
——读奇迈可《成为黄种人》
双螺旋的低语
匈奴:故事还是历史
从于都斤山到伊斯坦布尔
——突厥记忆的遗失与重建
作为历史的狼祖传说
北魏常山公主事迹杂缀
忽必烈的历史挑战
——读杉山正明《忽必烈的挑战》
昔日太宗拳毛騧
——唐与突厥的骏马制名传统
达吕耶的佩剑
——与想象的纠结
关于“西有敦煌,东有朝阳”的几点说明
华夏文明西部边界的波动
中华帝国体制的内外轻重
本书所收文章来源
罗新,1963年生于湖北,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专业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古代民族史。专业代表作《中古北族名号研究》(2009)、《黑毡上的北魏皇帝》(2014、2022),著有《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2022)和旅行文学作品《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2018)、《月亮照在阿姆河上》(2022)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