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太极拳论》释义
收藏
评价
《太极拳论》释义
商品编号:8027384
ISBN:9787516928240
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作者: 李光昭
出版日期:2024-07-01
开本:32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G852
页数:474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
购买数量:
-
+
库存:88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34.79 (5.9折)
原价:¥59.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太极拳论》是明代著名太极拳家王宗岳所著,全文区区不到四百字,堪称“太极圣经”,被太极拳人奉为引领、指导太极修为的纲领性文章。本书作者从理法上、从拳修的角度,逐字逐句对这篇经典进行了诠释解读。全书包括太极阴阳学说、人我顺背的太极阴阳关系、透过万变而求一理、太极内功修为的核心主旨、太极内功修为的境界、剖析多误病象阴阳相济互化等章节,作者用拳来论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用拳揭示出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从太极阴阳学说来告诉我们要正确地理解动分静合,从太极拳的角度告诉我们运用有为的拳修之法实修实证获得真知。进而帮助人们解决思维方式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有为的、拳修的方式,调整、改变我们旧有的思维习惯,以建立起全新的太极思维体系。
【目录】(全部) 引  言 《太极拳论》不到四百字,却堪称“太极圣经”,是引领、指导太极修为的纲领。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指明了太极拳修为的目标、方向,以及如何达至目标的修为路径,更重要的是,指出了拳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为此开出了“药方”。书中作者从理法上帮助我们解决思维方式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有为的、拳修的方式,调整、改变我们旧有的思维习惯,以建立起全新的太极思维体系。 一、《太极拳论》的缘起/ 3 二、李亦畲大师对《太极拳论》的经典解读/ 18 第一章  太极阴阳学说——无极  太极  阴阳 《太极拳论》始终贯穿一个主旨——阴和阳。全文没有一个“拳”字,却实实在在是以拳论道、以道论拳,用拳来论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用拳揭示出宇宙万物变化的本原,用自己身心的变化修为无极生太极、太极化阴阳、阴阳合太极的内在的变化。 一、太极拳的理论基础/ 37 二、宇宙万物变化的根本/ 41 三、《太极拳论》的主旨核心/ 47 四、太极与阴阳动静分合/ 53 第二章  拳修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我们怎么在自己的修为中用拳的有为方法,去把握和感受、感悟这种天地之间本原的、内在的运行规律呢?王宗岳明确地指出来,必须把握住一个基本原则——无过不及。他从太极阴阳学说来告诉我们要正确地理解动分静合,从太极拳的角度告诉我们运用有为的拳修之法实修实证获得真知。 一、正确理解动静分合/ 59 二、拳修的基本原则/ 60 三、拳修的有为之法/ 62 四、在拳修中实证/ 66 第三章  人我、顺背的太极阴阳关系 王宗岳在“我顺人背谓之粘”中提出了“我”和“人”的概念,整个太极内功的修为就是把握住无我而成人这个核心的主体要求,对这个我进行重塑、改造,把我由有回无,无了我,我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在修为过程中要牢牢地把握住我和人,通过太极内功的修为,把我由无我而成人、由有而回无,有无相生而后生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合道的人。 一、通过拳修认知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 71 二、“走”的内涵真义/ 74 三、太极内功修为的原则要求/ 77 四、具体的修为路径/ 79 第四章  透过万变而求一理 太极内功的修为就是要舍“万”得“一”,直达事物内在变化的本原。本章告诉我们急和缓、应和随几个对立的概念,让我们去寻求它们内在的、合一的、主宰这种变化的本原。在此基础上,王宗岳高度概括提炼出来“万”和“一”的关系,告诉我们不管人和我、刚和柔、顺和背等万端变化,我们要把握的核心是其中不变的唯一—— 一贯之理。 一、透过变化的表象抓住内在动因/ 111 二、认知身心的应变状态/ 115 三、太极内功“一”之理/ 126 第五章  太极内功修为的目标——阶及神明 太极内功修为要进入“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的境界,不是外求,而是通过自己的小宇宙、通过自己的身心、通过自己的内和外,认知和把握它们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和相互变化的主宰。通过太极内功有为功法的修为,让我们进入由凡入仙、由普通而入神的境界。 一、拳修的路径和方法/ 133 二、知规矩:修为的第一个阶段/ 142 三、守规矩:迈入懂劲之门/ 145 四、脱规矩:阶及神明/ 150 第六章  太极内功修为的核心主旨 我们练太极拳、修为太极内功,不管练了多少年、不管跟谁练、不管师父有多大名气,其入门标准具体表现在“虚领顶劲,气沉丹田”。王宗岳从拳术、拳学的角度指明太极内功拳修须臾不离的核心主旨,通过“不偏不倚,忽隐忽现”的具体修为,达到外示柔软、内含坚刚。 一、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164 二、建立太极思维体系/ 195 三、运用太极思维解读“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200 第七章  太极内功实修实证的具体要素 在具体修为中应该如何做,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实践?王宗岳不只是提出立论、指明方向,还清楚地告诉我们应该把握住实修实证的内容——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通过太极内功修为,把“我”有而化无,无而生有,实的化虚,虚的落实,在有无、虚实的动态变转中,得到动态平衡的真实。 一、实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的具体要素/ 261 二、太极内功在左右、内外的体现/ 275 三、明方向、定中位、知进退/ 298 第八章  太极内功修为的境界 通过太极内功的修为,把自己打造成处处守中的阴阳平衡体,从而得到能够随机应变的结果,让自己成为独立守神、独立不改的“我”,让自己在环境复杂、万变的情况下保持独立的状态,修为出无我的虚空体,无我而所向无敌。 一、圈的认知、修为/ 309 二、从两方面对“一羽”的理解/ 324 三、修为无我的虚空体/ 333 第九章  太极内功修为的正道通途 王宗岳所说太极拳修为中的“旁门”无非壮欺弱、快欺慢,而我们太极内功修为的关键就是以小搏大、四两拨千斤,运用太极思维、用意不用力进入化境,使阴阳颠倒、虚实变转。这是太极内功修为的奥妙所在。 一、以小搏大,四两拨千斤/ 345 二、白师爷以小胜大,以慢制快的故事/ 357 第十章  剖析多误病象  阴阳相济互化 双重,多误的病根;滞,多误的病象。对此王宗岳开出了药方——知阴阳: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通过催僵化滞,让我们的身心没有滞碍,身随着心而变、形随着意而为,就能顺其势、随其机、由其意,就能够顺遂。那么我们的身体必然是健康的,身心必然是愉悦的。 一、遵循“立如平准”,做到“活似车轮”/ 367 二、修为“偏沉则随”,克服“双重则滞”/ 400 结束语 一、太极的体和用/ 441 二、太极的因和果/ 442 三、舍己从人  四两拨千斤/ 443 四、结合前辈经典解读深入研习《太极拳论》/ 444 附录 “光昭太极拳道”概述 一、传承体系/ 461 二、理法体系/ 464 三、心法体系/ 465 四、功法体系/ 467 后记/ 472
李光昭,十六岁随父亲习练太极拳。其父李树田师从京城杨氏太极拳名家白旭华及徐岱山,深得杨健侯、杨少侯门内所传传统太极拳心法与功法之要。作者师承其父,得到杨家传承体系太极内功之真传。李光昭先生继承了本师承传授太极拳的体系,对桩功研习感悟颇深。自2008 年以来,致力于在国内外教授太极桩功,每年定期赴美为美国加州五系中医药大学博士生班和硕士生班讲授太极桩功,并受聘为该校太极教授。2017 年李光昭先生被中华中医药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北京中医药学会、中医在线授予“中医传承贡献人物奖”。自2018 年4 月起应邀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健康之家”节目,开办每周一期的《李光昭太极养生智慧》专题访谈,著有《以拳证道》《静出动势》。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